【北京日報】北理工教師、國慶焰火專家技術(shù)組組長趙家玉為國慶展開奧妙煙火畫卷
發(fā)布日期:2009-10-11 閱讀次數(shù):
來源:《北京日報》2009年10月1日 摘編:新聞中心 國慶
原文鏈接:http://news.163.com/09/1001/05/5KH3FP79000120GR.html
時間:9月30日9時
地點:國慶焰火指揮部
人物:趙家玉(國慶焰火專家技術(shù)組組長)
昨天上午9時,國慶焰火指揮部里,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各方都在向指揮中心通報著進度。專家技術(shù)組組長趙家玉“今天反而清閑點”,因為“萬事俱備,就等明天的好天氣了”。
展開手中的“總體運行流程”,趙教授用嘶啞的聲音描述了正在執(zhí)行中的任務(wù),包括人員、車輛調(diào)度等細節(jié)。
人民大會堂東側(cè),6臺250噸重的大吊車已經(jīng)待命。趙教授告訴記者,那比樓房還高的機械“手臂”,將充當煙花繪畫的“卷軸”。
在首鋼機運公司,9個神秘的大箱子,裝著折疊好的畫布,已經(jīng)裝車。長30米、寬25米的鋼制畫布上,體現(xiàn)祖國歷史和未來的圖畫已經(jīng)“描摹”好了,只待一聲口令,就將拼接成三幅瑰麗的畫卷。
這幅圖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而焰火,就是那神奇的畫筆。“每幅圖上都遍布著6萬到8萬個煙火管,僅引線加起來就有10萬米長。”趙教授說,這是世界范圍內(nèi)沒有過的宏大煙花。
如此復雜的設(shè)備如何組裝?“兩小時完成了本該一周干的活兒。”通過對煙花預(yù)先安裝、折疊存放、整體運輸、整體吊裝,以及首鋼工人的數(shù)百次演練,下午4時,大幕將準時拉開。
“為確保安全,直到最后關(guān)頭,大批焰火才會進京。”趙教授指著手表說,“光立方”表演中的“秘密武器”——立桿煙花,馬上就要自產(chǎn)地河北海興起運了。
與此同時,在武警北京總隊十一支隊訓練場上,大喇叭里反復回蕩著:
“距和平鴿發(fā)射還有一分鐘。”
“01,準備。”
“03,準備。”
“02,放。”
“04,放。”
奧運期間打出“大腳印”的團隊,已在此訓練了4個多月。為了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yīng),口令成了戰(zhàn)士們生活中的“背景音樂”。
去年北京奧運會時,焰火中走來了一位巨人,今夜煙花又將如何訴說?“‘和平鴿’、‘立體數(shù)字’、‘火箭’等新特效要比奧運期間的圖案更精致、更形象。”在奧運會時打出“大腳印”的陳延文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