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官网

【北京教育】北理工:解放思想 改革創新 探求高等教育科學發展之路


作者:中共北京理工大學委員會   來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4期   摘編:黨委宣傳部  國慶

   

    北京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發揮黨建優勢,不斷促進學校的改革發展建設,是學校的傳統和特色。改革開放30年來,學校形成了“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共識,校黨委帶領全體教職員工,以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瞄準“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圍繞教學科研兩個中心,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推進黨建工作創新,與時代同發展,與社會共進步,實現了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特別是國防科技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實踐證明,只有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在繼承傳統優勢中凝聚特色,才能實現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一、不斷解放思想是學校建設發展的前提

    鄧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改革開放30年來,黨和國家在理論上、實踐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黨的十七大提出要“繼續解放思想”,告訴我們實踐是常新的,解放思想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止。

    改革開放之初,學校通過解放思想,平反冤假錯案,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堅決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治路線,使學校迅速恢復了活力,進入了教學、科研的快車道。學校從上世紀80年代初起跨出對外開放的步伐,此后,圍繞國家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需要,不斷增強自身功能拓展服務領域,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新科技革命的不斷推進,高等教育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新課題、新任務和新挑戰,必須不斷解放思想,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多年來,校黨委努力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堅持理論學習和理論武裝,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中心組學習制度,推行重點發言人制度和簡報制度,形成了專題學習、調研學習、集中培訓、專家輔導學習、擴大研討學習等多種學習形式;不斷拓展學習內容,堅持把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與學習黨的重大方針政策以及教育、經濟、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識結合起來,與學校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突出了理論學習的思想性、前瞻性、針對性、實踐性。理論學習極大地解放了全體黨員干部的思想,提高了各級領導班子的理論水平,發展的新思想、改革的新突破和開放的新局面層出不窮。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六中全會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為我國的改革發展確定了新的價值和目標,也為高校的發展改革提出了新任務。經過思考和醞釀,2004年,校黨委提出了今后學校發展的總體思路,即要努力實現“5個歷史性轉變”:一是由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多學科綜合發展,向理工為主、工理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方向轉變。二是由軍民結合學科專業為主,向特色明顯、優勢突出、寓軍于民學科專業為主方向轉變。三是由教學、科研兩個中心,向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方向轉變。四是由培養多層次人才,向主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方向轉變。五是由開放辦學向國際化辦學方向轉變,實現學校新的跨越。在這一發展藍圖的引領下,學校各項工作都有了新舉措,贏得了教職工的支持和信賴。

    為了緊跟高等教育發展的步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1985年開始,校黨委堅持兩年一次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至今已經組織了15次,堅持依據時代要求豐富和調整教育思想觀念。通過教育思想大討論,全校師生不斷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集思廣益,深入研討,傳播新觀念,激發新思維,逐步形成了體現時代精神的辦學思路,提出了“學校以育人為本,育人以教學為先,教學以質量為重”的教育教學思想,極大地推動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黨的十七大之后,結合國內高校發展的現狀,學校新任領導班子提出通過繼續解放思想來尋求學校新的發展。廣大師生員工改變滿足現狀、小富即安的思想狀態,普遍增強了憂患意識、危機感和使命感,高度認同黨委倡導的“繼續解放思想必須從‘官本位’思維定勢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的觀念,樹立了“領導干部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全校上下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理念,克服了不同程度存在的重計劃制定和方案論證,而不太重視貫徹落實的思想作風,不斷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

    高校的科學發展,首先必須勇于進取,勇于變革。作為“985工程”高校,要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就必須改變片面追求規模、數量擴張的思路,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以提高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培養創造型人才作為學校建設的核心任務;必須把體制機制創新提到重要議事日程,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規定,克服行政化、官本位的弊端,探索建立“黨委領導,校長治校,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新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營造能夠安心做學問、培養和造就大師的環境,完善提高學校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培養優秀人才的基礎性制度。同時,進一步改進作風,建設“服務型機關”,切實將管理部門的功能轉移到為教學科研服務,為教師學生服務上來。

    二、堅持改革創新,實現學校發展的新跨越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對高校而言,改革開放同樣是決定學校發展前途的關鍵,是學校安身立命進而求得更大發展的強大動力。高校要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就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秉承改革創新精神,站在國家戰略需求的高度,站在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高度,不斷思考學校的發展定位;就必須廓清學校特點和發展優勢,及其在國家和世界大學之林中所處的位置;就必須與時俱進,理清思路,根據新形勢制定新對策,不斷推動學校各項改革。

    改革開放30年來,校黨委始終堅持黨對全局工作的領導,不斷從實際出發,緊緊抓住科教興國戰略、國防科技工業戰略重組、結構調整和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歷史性機遇,根據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學校改革發展融入到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的大環境之中,審時度勢,果斷決策,逐步確立了“立足國防、面向全國、服務地方;理工為主,工理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研究型、開放式”的基本定位和“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這一戰略思想的指引下,校黨委堅持黨建工作服務于科學發展,通過出色的黨建工作提供強勁動力,領導校行政大力實施多方面改革創新,在領導班子建設、學科發展、教學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2000年,學校第10所進入國家“985工程”院校行列,1999、2007年兩次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近5年學??蒲薪涃M總投入一直居于全國高校前10位之列。

    新時期,學校新任領導班子明確提出要從國家新發展戰略和國內外大學新發展趨勢中進一步思考學校的定位;要響應創新型國家戰略,建設創新型大學;要牢牢把握國內外大學的發展趨勢,建設特色明顯的大學。建設創新型大學,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引領而不是被動地跟隨所在行業的科技發展,積極介入相關的科技創新體系,擴展研究范圍,緊跟國家發展戰略的新要求,適時調整發展方向;建設特色明顯大學,要走綜合型發展的道路,注重理科、文科的發展,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滲透,實施國際化戰略,推動大學自治組織的建設。目前,學校正在按照這樣的思路積極抓緊各方面建設。

    三、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推動學??茖W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系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必須把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內容抓緊抓好。改革開放30年來,為提高黨組織的執政能力,校黨委堅持“抓兩頭”,一方面抓好校級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意識、戰略意識、改革意識、公仆意識、團結意識和自律意識;一方面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學校加強校級領導班子建設的實踐和基層黨組織的“黨群零距離”工程先后獲得“北京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包h群零距離”工程是學校黨委貫徹落實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2005年來,通過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助學”、“助困”、“助發展”、“助和諧”等多種形式的“黨群零距離”活動,使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校級領導班子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扎實推進,夯實了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極大地促進了校處兩級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建設躍上新臺階,有效地推動了學校的科學發展。

    黨的十七大以來,學校新任領導班子繼續推進執政能力建設,提出在優勢和劣勢的比較中尋找新的著力點,實現學校又好又快地發展。第一,明確方向,科學優化學科結構。繼續做強傳統優勢學科,加強特色學科和新興學科,促進理工結合、文理結合、理工文結合,按一級學科進行學科整合,形成相互支撐、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第二,加大投入,努力提高隊伍水平。要不斷落實各項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政策,加大引進國內外人才的力度,關心和支持現有人才,為其創造發揮才能的機會和有利條件。第三,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培養一流理工人才。要把“教師上好課是第一位”的觀念深入到每一個教師的思想觀念中,落實到對教師的考核中,多出精品課程,多出教學名師。第四,以基礎研究為根基,以創新為生命,提高科研水平,逐步形成了以國家“97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主的基礎性研究,以國家高技術“863”、“預先研究”為主的應用技術基礎研究,以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國有大中型企業合作項目為主的應用研究的科研格局。第五,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要不遺余力地加強內部管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科學、合理地分配、使用、管理教學科研用房、水電等基礎設施。第六,全方位實施國際化戰略,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要逐步實現學校教師的國際化、生源的國際化以及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國際化,經常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等活動。

    四、促進大學文化建設,推動學校和諧發展

    大學文化是推動學校發展的精神財富,建設和諧校園的精神支柱。自延安自然科學院以來(北理工的前身),學校堅持用延安精神辦學和育人,逐漸培育出了引以自豪的光榮傳統和特色鮮明的大學文化。改革開放30年來,學校始終繼承和發展延安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指導,努力建設以延安精神文化和軍工文化為特色,以愛國、創新、學術為核心,體現時代精神和具有北理工特色的大學文化,引領學生全面成才。

    校黨委深入開展了“向毛二可院士及其創新團隊先進事跡學習和宣傳活動”,激勵廣大教師以身邊的名師為楷模,增強黨的建設和師德建設的實效性,極大地推進了學校的文化建設。毛二可院士及其創新團隊所具有的“心系祖國、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淡薄名利的團隊精神,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先鋒精神”,在校內外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切實發揮榜樣作用,增強黨的建設和師德建設的實效性——毛二可院士及其創新團隊先進事跡影響深遠》榮獲2006—2007年北京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一等獎。

    校黨委創建了本科畢業生德育答辯制度,探索了完善大學德育體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和載體,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系統化、縱深化發展積累了經驗,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德育答辯,通過畢業生對4年大學生活進行全面地回顧,總結對大學的生活、學習和思想以及對人生的感悟,達到了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長春等中央領導對該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學校創新德育答辯的工作被評為北京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三等獎和創新成果獎。

    改革開放30年來,北京理工大學黨建工作的成功實踐讓我們體會到:第一,高校黨建工作必須要始終服務科學發展,“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第二,沒有思想上的重大解放,沒有觀念上的與時俱進,就沒有學校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第三,改革創新是決定高校前途的關鍵,特別是黨建的改革創新,是保持高校發展勃勃生機的不二法寶。第四,科學發展觀是高校工作包括黨建工作必須遵循的規律,要實現辦學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科學發展之路。第五,大學文化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借以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抓手,既要不斷弘揚傳統、凸顯特色,又要把握時代脈搏,培育獨具品格的大學文化,走和諧發展之路。

分享到:

大发888平台下载| 百家乐官网免费赌博软件| 左贡县| SHOW| 百家乐连闲几率| 大发888有赢钱的吗| 来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视频双扣| 皇冠在线娱乐| 自己做生意怎样才能带来财运| 百家乐庄闲点| 凤城市| 博狗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庆云县| 邯郸百家乐园真钱区| 棋牌娱乐网,| 百家乐高手投注法| 777博彩| 百家乐统计工具| 博九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游戏官网| 免费下百家乐官网赌博软件| 六合彩投注网| 赌百家乐波音备用网| 澳门百家乐21点| 利辛县| 百家乐赌场合作| 百家乐官网巴黎| 百家乐微笑打| 新世纪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利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视频打麻将| 大发888在线娱乐下载| 做生意摆放什么会招财| 澳门百家乐官网游戏皇冠网| 贵宾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络百家乐官网游赌博| 常山县| 杂多县| 威尼斯人娱乐百利宫| 百家乐视频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