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官网

【科技日報】北理工校友、飛船有效載荷專家令神舟七號與天鏈一號成功對接


原文鏈接:http://news.ifeng.com/mil/2/200905/0514_340_1157392.shtml

作者:王同心  來源:鳳凰網—科技日報   摘編:新聞中心  國慶

    自2000年以后,中國航天事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也面臨著研制能力不足和國內外競爭的挑戰,但航天人百折不撓的精神卻激勵著他們一定要攻堅克難。在這些可敬的航天人之中,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兼西安分院院長張洪太及其領導的團隊就是當中的佼佼者。他們在衛星通信、衛星組網、高速數據傳輸技術、導航衛星原子頻標、星載大型可展開天線技術等有效載荷關鍵技術領域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完成了導航試驗衛星、遙感系列衛星、風云二號、風云三號、海洋二號、中國資源二號衛星、天鏈一號中繼衛星等30多顆衛星的研制發射,創造了有效載荷技術領域的多個第一,實現了我國空間有效載荷技術的新跨越。

    張洪太,男,44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兼西安分院院長。1987年,22歲的張洪太從北京理工大學被免試推薦到航天部五院五○四所攻讀研究生,199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留在五○四所工作,從此成為一個為民族的榮耀而奮斗的航天人。

    自參加工作以來,張洪太先后組織并參與了我國多項重大衛星型號和空間飛行器的研制攻關工作。1990年負責資源一號衛星紅外數傳分系統技術攻關工作;1992年,在參與我國某重點衛星研制中實現了一項關鍵技術突破,填補了我國在此類衛星數據傳輸技術上的一項空白;1996年參加風云二號衛星地面專用檢測CDAS主站接收機研制;在他的推動下,在我國遙感衛星數據傳輸領域首次采用壓縮編碼技術,填補了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空白,使我國的衛星數據傳輸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自2004年任五○四所所長以來,在他的組織帶領下,五○四所參與了我國所有重大衛星型號和空間飛行器的研制攻關工作,圓滿完成了以“神舟飛船”、“嫦娥一號”為代表的20多顆衛星、飛船的研制發射任務,突破了深空通信、通信衛星抗干擾、衛星組網、高速數據傳輸、星間鏈路、導航銣原子頻標等一系列航天有效載荷關鍵技術,填補了我國航天技術的多項空白,其中高速數據傳輸、星間鏈路、導航衛星銣原子頻標等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五○四所發展成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成為我國最具實力的空間飛行器有效載荷研制基地,2007年,五○四所獲得了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國防科工委、總政治部和總裝備部聯合頒發的高技術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獲得了人事部、國防科工委、國資委、總裝備部和中科院聯合頒發的“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突出貢獻單位”的榮譽稱號,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張洪太本人也先后榮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兩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型號首飛一等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十佳科技青年,2000年被評為陜西省新長征突擊手,2004年被評為第十五屆陜西省“十大杰出青年”,2004、2005年獲得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立志航天矢志不移寫春秋

    1990年,張洪太研究生畢業時毅然選擇留在了五○四所,把自己的人生與祖國的航天事業緊緊連在一起。參加工作后,他立刻投入到衛星型號研制工作中,在較短的時間內,他就擔任了兩個衛星型號的分機設計師,同時擔任兩個重點攻關項目的組長。

    在工作中,張洪太沒有囿于自己的專業,他抽出時間學習有效載荷系統其他專業的知識,在較短的時間就掌握了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氣象衛星等不同類型衛星的有效載荷設計原理,在衛星有效載荷系統技術上不斷超越,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在圓滿完成一個又一個型號任務的同時,他多次被選派參加我國空間技術發展戰略規劃的討論和制定。1994年被破格聘為高級工程師,2000年被評為研究員。艱苦攻關的工作實踐使他由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逐步成長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四所黨委書記、所長,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西安分院院長,成為我國空間有效載荷技術的領軍人物。


    報效祖國壯志丹心越星空

    1990年,我國與巴西合作研制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張洪太擔任了資源一號衛星紅外數傳系統總體研制組主管。資源一號衛星研制在國內尚屬首次,衛星指標要求高,技術難度大,一個個技術難題使人望而卻步。但在張洪太的帶領下,他們負責研制的紅外數傳系統產品按要求交付了總體,受到巴方專家的好評,并榮獲航天科技進步二等獎。資源一號衛星于1999年發射成功,衛星有效載荷系統向地面傳回了三十多萬張清晰的遙感圖片,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某重點型號衛星研制過程中,作為某處理機研制主管的張洪太,多次向老專家請教,在設計中采用軟件和硬件相結合的辦法,使得問題迎刃而解。這項技術的成功突破,填補了我國在衛星數據傳輸技術領域的一項空白,張洪太也因此榮獲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早在1997年,張洪太和他的同事就成功地為我國第一顆實用型通信衛星東方紅三號研制了全部的有效載荷,為該星研制的24路轉發器,實現了我國衛星通信技術新的突破,使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衛星通信技術的國家之一。隨后,張洪太和他的同事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攻關,開始研制我國新一代大容量、長壽命地球靜止軌道通信廣播衛星,這顆星的有效載荷系統是衛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衛星設計壽命15年,有效載荷采用頻率更高的Ku頻段,這樣的高指標和技術難度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他和同事們守在實驗室里3個月,組織召開技術分析會幾十次,分析原理,大膽創新,尋找突破口,最終使問題得以解決。

    中國新一代大容量、長壽命通信廣播衛星在經過艱難曲折的研制過程后,衛星有效載荷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使我國通信衛星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成功地為尼日利亞、委內瑞拉研制發射了通信廣播衛星,張洪太他們為衛星研制了全部的有效載荷,實現了中國整星出口零的突破,為中國開辟國際商用衛星市場立下了功勛。

    在當今國際航天界有這樣一個共識,有效載荷已成為航天技術與應用發展最活躍、最直接的因素,有效載荷的性能直接決定了衛星和空間飛行器的功能和應用水平,有效載荷已經成為推動航天技術發展和應用的主導因素。推動中國空間有效載荷技術不斷發展,力爭早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是張洪太和同事們的共同心愿,他們一直在為此奮斗。

    不畏艱險浩瀚天宇鑄豐碑

    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三個里程碑。在每一個里程碑上,都留下了張洪太他們閃光的足跡。2007年11月26日,嫦娥一號衛星在成功發射約一個月后,向地面傳回了清晰的月球表面照片。而向地面傳回照片和語音數據的設備,就是張洪太他們提供的。

    張洪太他們為嫦娥一號研制了數傳子系統、測控全向天線和信標天線,數傳子系統將星上的科學數據、語音信號、選定樂曲傳回到地面;測控全向天線負責遙測遙控信號的收發,實現地面對衛星實施的各種遙控指令,并下傳遙測信號;信標天線負責衛星的定位、定軌,為地面測控中心對衛星進行捕獲發揮重要作用。他們圍繞最優設計方案集同進行攻關,反復討論設計流程,逐步完善每個環節的設計指標,多次進行仿真試驗,最終形成了符合總體要求的設計方案,完成了嫦娥一號研制任務。

    在我國載人航天的工程實踐中,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飛船,他們先后為飛船提供了儀表與照明分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和多功能顯示器、返回艙測控通信分系統的高頻網絡、海事終端和數據中繼終端等重要設備。在所有的設備中,為神舟七號提供的數據中繼終端研制技術難度大,時間要求緊,研制過程異常艱苦,使他們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和困難。 

    2006年6月,張洪太他們接到了開展數據中繼終端的研制任務。這項任務的目的,就是實現神舟七號飛船與剛發射不久的天鏈一號中繼衛星在“太空握手”,“太空握手”是神舟七號飛船四大科學試驗任務之一,如果成功將能把神舟七號飛船的測控覆蓋能力由12%提高到60%以上,為飛船提供遙測遙控、語音、圖像及其他數據傳輸業務,監控追蹤飛船變軌等主要活動,保證飛船在軌正常運行,試驗結果對我國建立天基測控系統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雖然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但終端試驗產品還是未能按預定時間交付飛船總體,此時距整船試驗還有一個月時間,總體的電話不停的催問,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領導打來電話,如果張洪太他們不能按期交付,總體懷疑西安分院是否有能力完成這項任務,將直接影響西安分院的聲譽。面對巨大的壓力,張洪太和同事們沒有氣餒,他要求中繼終端的研制計劃以小時來安排,研制、試驗工作24小時不間斷,確保在整船試驗前交付產品。

    憑著這股打硬仗的作風,中繼終端最終趕在整船實驗前交付總體。當神舟七號進入第九圈飛行時,中繼終端與天鏈一號成功對接,順利實現“太空握手”,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上級領導緊緊握住張洪太他們的手,稱贊他們實現了中國航天的一個新突破,張洪太他們用自己無悔的付出在中國航天的里程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執著追求以身作則領團隊

    2004年,張洪太擔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四所所長時,五○四所正處在研制任務激增而研制能力不足的關鍵時刻。上任以后,他首先把技術創新和提升研制能力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他的主持下,大刀闊斧地開展科研生產組織結構調整和流程再造,提高研制效率。他親自抓有效載荷技術發展規劃和預先研究工作,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中國空間飛行器有效載荷發展規劃,使之成為了我國航天技術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在工作中推行“成功是硬道理”的理念,2004年至今,五○四所圓滿完成了所有的研制發射任務,研制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承擔的型號研制任務數量不斷刷新,型號發射連續成功,經濟規模翻兩番,每年交付的產品數量均創新高。2008年4月,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決定以五○四所為主體,組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在張洪太的帶領下,實現了五○四所到西安分院的歷史性跨越。

    “使命因艱巨而光榮,人生因奮斗而精彩。”在中華民族探索太空的漫漫征途中,張洪太正帶領著他的團隊,為實現中國人的強國夢想而不懈努力,闊步前行。

分享到:

成都百家乐牌具| 百家乐电子游戏试| 百家乐手机软件| 娱乐城官方网| 百家乐博送彩金18| 百家乐官网园千术大全| 博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皇冠网址大全| 八大胜博彩| 百家乐官网破解版下载| 线上百家乐赌法|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备用网址| 大发888玩哪个| 赌百家乐心里技巧| 网上百家乐官网真实度| 巴厘岛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场 新世纪| 玩百家乐官网怎么能赢呢| 开16个赌场敛财| 基础百家乐博牌规| 玩百家乐678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赌场大全| 莱芜市| 百家乐技术辅助软件| 金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噢门百家乐官网玩的技巧| 大发888促销活动| 百家乐真钱斗地主| 百家乐注册就送| 铁岭县| 新利娱乐网| 申城棋牌官网| 百家乐博欲乐城| 网上百家乐的赌博网站| 百家乐玩法及技巧| 百家乐官网的出牌技巧|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醴陵市| A8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