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報】激情燃燒將盡的歲月
發布日期:2008-11-24 編輯:系統管理員 審核: 閱讀次數:
作者:王亮 來源:《競報》2008年11月23日
初冬的北京,寒意漸濃。早上7點一過,陽光就毫不吝嗇地灑在了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里,給冬日里的學校增添了幾分溫暖。因為風的緣故,楊樹葉鋪滿了從宿舍通往教室的路,人走在上面吱吱作響。在眾多走向教室的學生中間,小Y并不顯眼,雖然他有著不同于一般學生的身份。就在幾天前,他和他的隊友們幫助北理工足球隊在主場戰勝了對手,留住了中甲資格。但如今,他的書包才是他最好的伙伴,那里面有能幫助他通過考試的書本和筆記。
■現實
考試保級雙重壓力
與一個賽季的資金緊張相比,足球與學業的雙線壓力才是北理工球員真正的苦惱。走下球場,他們與普通學生沒有任何區別,想要畢業,就要拿出與在球場上一樣的認真態度。
小Y當然知道這一點,雖然很困很累,但他還是一大早就從宿舍里那捂得暖暖和和的被窩中鉆了出來。為了能夠通過考試,他打算在自習室熬上一天。而就在昨晚,睡覺前他和室友們談論的仍是過去的一個賽季。角色轉換是這些學生球員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每當走下球場,同學們的喝彩聲還留在耳邊的時候,他們就要強迫自己忘掉剛剛發生的一切,洗個澡,重新進入學生角色。
在外界看來,北理工球員占盡了風光,既能征戰職業聯賽,又有大學生的身份,但其中的苦,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有多少次在看書的時候睡著?小Y已記不清了,他只記得有一次在自習室睡覺,直到有同學推他,他才知道自己已經趴著睡了一個晚上。每天,他都要與訓練和比賽所帶來的疲憊相抗爭,他何嘗不想好好休息一下,但考試的壓力絲毫不比保級壓力小。
“贏的就是文化人”
北理工走的是體教結合之路,他們的球員是清一色的大學在校生,即使外援也是留學生。他們不拿工資,沒有贏球獎金。雖然中國足協希望他們留在中甲,但其它球隊可不這么想,誰見到學生軍都會死拼。“今年的難度比去年大,各個對手都更加重視我們,都想贏我們,我們的實力本身就不強。真的是很難,你想想,那些球隊的一個外援掙的錢就能養活我們半支球隊了,論個人能力,我們肯定是不如人家的。而且,誰見了我們都想贏。有一次比賽,對方的后衛跟我說,你們不是大學生嗎,不好好讀書踢什么球,你們不是有文化嗎,我們就是要贏你們。”小Y說。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如果說中甲第一年,是新聞效應吸引了媒體的大量關注,以及商家的贊助,那么,北理工在中甲第2年所遇到的困難顯然要大得多。在這一年,隨著理工沖甲熱度的降低,媒體不再投入過多的精力去關注這樣一支學生球隊。而相比之下,贊助費用的縮水則給球隊帶來了更大的麻煩。這使得本就捉襟見肘的球隊經費,顯得更加緊張。基本上,北理工的客場比賽都要坐火車去。而與旅途的辛苦比起來,艱苦的住宿條件則更讓球隊發愁。因為經費不足,球隊在客場通常會找一些便宜的旅館。
■理想
喜歡足球所以選擇堅持
有的時候,小Y真的想退縮了,雖然他以自己所擁有的身份而驕傲,但他確實太累了。雙重壓力下的他每天都在超負荷運轉,他想放松,但沒有機會。在球場上,金指導和曹(限東)指導對訓練的要求一絲不茍,為了尊嚴和榮譽,他要拼盡全力,在學習上,學校并不會給予他們什么照顧,想踢球,前提是通過考試。“很累,有時也很煩。的確,在主場比賽時,聽到那么多同學喊我的名字,我會覺得很驕傲。每當看著我對面的職業球員,我都會想,我是大學生,而你們是職業的,但我不輸給你們,那種感覺真的很好。但一比完賽,回到宿舍,這種驕傲的感覺就消失了。看著面前的臟衣服,想想幾天之后的考試,心里就會很煩躁。說真的,人們都說我們是先行者,我們在中國開創了新的模式,但對我們這些親身經歷這一切的人來說,每天的生活都是真實而簡單的。”
可煩惱歸煩惱,小Y還是要堅持下去,無論如何他是舍不得離開足球場,在大學畢業之前,他還是要繼續著這樣的生活。原因很簡單,他喜歡足球。從小學開始,小Y和朋友就天天放學后一起踢球,后來是中學階段,現在到了大學,足球從未離開過他的生活。
“這是我們對待足球的態度”
在保級最關鍵的階段,小Y也曾希望學校能發一些獎金給他。“誰不希望有錢呢!說不絕對是假話。”但他明白,他們是學生,北理工足球隊的校隊性質是不會改變的,“可以這么說,在我們這支球隊里,沒有一個人容易,上到金指導和曹指導,下到我們,都是在堅持,我們沒有利益,但我們依然堅持。我不想說那么多大話,說什么多么崇高的理想,但我們確實是在堅持,這就是我們在做的。說實在的,如果掉級了,對我們這些學生來說不會有多大的影響,雖然不踢中甲了,但學生身份還在,我們有很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了,訓練也不會有這么累了,但是到了場上,沒有一個人不去拼,這就是我們對待足球的態度,只要比賽就全身心投入。”
■舊人去
四名老隊員退役
在最后一場中甲聯賽中場休息時,學生軍特意為球隊的四名老隊員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退役儀式,他們分別是姚遠、孫程、張樹和王緒。這四名隊員都是人大附中三高培養出來的球員,在一起的時間超過了10年。姚遠和孫程目前已經正式留在了學校當老師,其他兩名隊員也將走向工作崗位。
此外,兩名韓國留學生球員也將離隊,明年不再回來。
■過去 現實拿理想開了個玩笑
在自習室里,小Y找到了一個靠暖氣的位置,這樣,即使困意來襲也能睡得舒服一些。但他的思緒卻仍不聽使喚地回到了足球上,整整一個賽季的各個片段像幻燈片似的在他的腦中閃現:想到了那個主場比賽,要是在門前更冷靜些就好了;又想到了賽季初的一次客場,對方的那個后衛哪里是在踢球,簡直就是在踢人……初上大學從理想到現實十年前,同樣是在一個冬天的早上。那時的小Y正坐在人大附中的教室里,與身邊的同學一起聽著課。而每天下午下課后,他都要在人大附中的操場上進行訓練。作為人大附中三高足球隊的隊員,他的專業足球訓練從初一便已開始。那時,小Y與他的很多小隊友一樣,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成為職業球員,踢球掙錢。但現實是,學校足球與專業足球的兩條道路并不容易找到交集。
上了大學后,小Y開始不像中學時那樣一心想著踢球,大學畢業找份好工作成了他的目標。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和眼界的開拓,他開始把目光瞄向足球之外的天地。對待訓練,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全力以赴。他告訴自己,既然足球之路已經行不通,那就踏踏實實地讀完大學,好好找個工作。與小Y一樣,步入大學的北理工球員們雖仍對綠茵場心存留戀,但重心已經完全轉移到了學習上面。當然,大多數人還不忘了找個女朋友。這時,沒有人再把足球放在第一位。
金指到來 從現實回歸理想“在金指來之前,我們都已經基本上放棄足球了,訓練也是糊弄。那個時候沒人想過去參加什么乙級聯賽,更沒人想過踢中甲,訓練就是為了完成任務。”小Y說,那時他們的唯一任務就是參加大學生聯賽,而他們的水平足以確保北理工的冠軍頭銜,“我們都在想,既然上了大學了,就應該學習放在第一位了,至于踢球就是當個娛樂吧,只要能保證在大學聯賽里拿名次就可以了。”
2003年,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獲得了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機會,老帥金志揚被學校聘為主教練,帶隊訓練和比賽。在韓國舉行的那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由清一色學生組成的北理工獲得了第7名的成績,球隊的表現得到了外界的認可。也正是從那一刻起,曾經的國家隊教練決定投身北理工,開創一條全新的體教結合之路。從此,足球再次與學習一起成為北理工球員們的主業。
■未來 “我的努力值得嗎?”
黃昏時,校園開始變得嘈雜。對于小Y來說,又一個賽季結束了,又有5名同學離開了球隊,這讓他多少有些傷感。隨著風勢,樹葉仍在不斷地飄落,小Y也知道,就像樹葉離開大樹一樣,他遲早也會離開學校,離開球場。但他的未來是怎樣的?他不知道,也想不出來。他想給自己一個規劃,但總是在睡覺前計劃妥當,第2天一睜開眼睛便已忘得干干凈凈。
未來會怎么樣呢?中國足球也許將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改變,青少年的培養將最終回歸教育。這當然是件好事,但那個時候,我自己在干什么呢?也許,我的兒子都已經上大學了吧。小Y總是在想,要改變一個行業的現狀,到底需要多長的時間。但更多時候,他都是在考慮自己的未來。“我想每個年輕人都彷徨過吧,不止我。很多人都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我也一樣。我想,我的未來肯定不屬于足球。我曾經希望,有一天一支中超球隊要我加盟,但那都是前兩年的想法了。雖然我現在是一名中甲球員,但我更重要的身份是學生,畢業前我要通過所有的考試,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后我要找工作,掙錢養活自己。有時我也在想,我現在的所有努力值得嗎?我完全可以不讓自己這么辛苦。既然我的未來與足球無關,那我為什么還要每天這么累地去訓練呢?我完全可以舍棄足球,讓自己不再這么辛苦。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專注在學業上,還能有時間去實習,積累工作經驗。但我真的做不到,我是學生,但也參加中甲聯賽,這種生活已經成了習慣,等到畢業那天,再跟足球說再見吧。我也想過中國足球的未來,也許有一天,全中國都開始學習我們的模式,我想,即使那時我頭發都已經白了,還是會開心。”
與國外學校合作
據悉,北理工還沒有啟動下個賽季的備戰計劃,但金志揚已經明確表示,“明年要盡可能地尋求一些社會企業的支持,我們不能總是靠這么點經費打天下。”
保級成功,金志揚對下個賽季的期待也有所提高,“明年荷蘭、美國和日本一些學校都希望跟我們合作,到時候可能會介紹一些好的留學生球員給我們,我相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