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零距離”接觸奧運電動客車[組圖]
發(fā)布日期:2008-08-11 閱讀次數(shù):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08/02/content_8912021.htm
2008年08月02日 來源:新華網(wǎng)
我國自主研制生產(chǎn)的50輛電動公交客車,在奧運會、殘奧會期間投入使用。奧運電動客車與一般汽車不同,它是沒有排氣管的汽車,以電為能源,在行駛過程中不產(chǎn)生任何尾氣。這種電動客車是在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和北京市科技奧運電動車重大項目的支持下,由北京理工大學(xué)為首的項目團隊研制成功的,并在北京市京華客車有限責任公司實現(xiàn)了批量生產(chǎn)。
這種電動客車使用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第三代鋰電池,擁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容量,每行駛100公里僅消耗約70千瓦時電量,能源成本約為普通汽車的五分之一。更換汽車全部10個電池箱,只需約5分鐘。經(jīng)過長期測試,一輛充滿電的電動客車,即使在打開空調(diào)的狀態(tài)下,也能行駛約130公里。第三代鋰電池壽命可達兩至三年,電池的材料還可以回收。為保證奧運會期間電動客車能源供給,北京建設(shè)了占地5000平方米、擁有240臺充電機的大型電動汽車充電站。 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這種“零排放”的奧運電動客車將為運動員、記者、觀眾等提供交通服務(wù)。
8月2日,在北京奧運會奧林匹克中心區(qū)停車場,一輛電動公交客車正駛出充電站。 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8月2日,在北京奧運會電動汽車充電站,工作人員在操作機器為一輛電動公交客車更換電池。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8月2日,在北京奧運會電動汽車充電站,“機器人”在為電動客車更換電池。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8月2日,在北京奧運會電動汽車充電站,工作人員在操作設(shè)備為一輛電動公交客車更換電池。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