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零排放”電動公交亮相北京奧運
發布日期:2008-08-11 閱讀次數:
http://www.caijing.com.cn/2008-07-31/110001726.html
作者: 張瑞丹 2008年07月31日 來源:財經網
北京奧運會的示范意義,在于推動城市交通廣泛采用低碳、環保的清潔能源
【《財經網》專稿/記者 張瑞丹】北京奧運會期間,50輛“零排放”電動公交車將會24小時不間斷地穿梭在奧運村、媒體村等核心區域內,為國際奧委會官員、各國運動員和記者等提供出行服務。
7月31日,在全球環境基金會(GEF)的資助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向北京奧組會、北京市環保局贈送了其中的四輛。
北京奧組委工程與環境部部長余小萱告訴《財經》記者,這50輛“零排放”電動公交車屬于一個旨在推行“綠色奧運”理念的項目。UNDP中國首席代表南書畢(Subinay Nandy)表示,這批車除了能幫助北京各奧運場館實現“低碳”運作,還可以提高公眾對可持續公共交通工具的認識。
作為研發主要機構,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林程告訴《財經》記者,這批電動公交車全部采用錳酸鋰電池,其主要優點在于體積小,同時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充電四五個小時便可恢復使用,“快充的話一個半到兩個小時就可以充滿80%的電”。
林程還向《財經》記者強調,這些電動公交車,還擁有“零排放、低噪音”的環保優勢。
相比普通的公交車,目前這些電池公交車的運行里程還比較短,并不適用于長途運輸。 “最遠的(電動公交車)能行駛300多公里,平均每充一次電可以開空調運行130公里,時速達到每小時80公里,每次可載乘客80名左右,電池可以使用1000次左右。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北京市內的公交線路里程需求。”林程告訴《財經》記者。
由于現在此類電動客車的制造還處于產業化初期,因此制造成本較高,每輛車出廠價格含電池達到180萬元左右,比使用歐式發動機的普通客車貴出80萬。
“一方面是因為還未投入大規模生產,另一方面是因為供奧運會使用的電池公交車,所運用的材料都是最高檔的。”林程向《財經》記者介紹,一旦大批量生產,其單車制造成本可降至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
至于一些專家所擔心的電池安全隱患問題,林程對《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中國電動客車的自主研發制造能力,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其中,鋰電池技術進步非常快。
《財經》記者獲悉,此類鋰電池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所用的鋰電池不同,是安全性較高的錳酸鋰電池。并且,所有電池在上市前,都需經過擠壓、碰撞與穿刺實驗,檢驗合格才會被使用。
此外,林程對《財經》記者表示,此批電動公交車還與奧運村內部的監控系統聯網,電池剩余量、電壓和溫度信息將隨時受到監控。
目前,中國大部分的交通運輸工具還依賴于作為燃料使用的石油產品,在未來20年內不會有很大的改變,交通工具的廢氣排放依然是未來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來自UNDP的數據顯示,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其溫室氣體排放將占到中國總排放量的64%。
因此,在城市交通中采用“低碳”、環保的清潔能源,是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環節。“希望通過清潔能源車在北京的示范,進一步推動各地方政府及其合作伙伴,投身于低碳交通工具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中。”UNDP中國首席代表南書畢說。
《財經》記者獲悉,北京奧運會期間的使用,是鋰離子電動汽車在全球首次大規模使用。奧運會結束后,這些清潔能源電動公交車將加入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統,在未來為北京市民服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