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矩陣發射彩箭映激情印 1.6萬枚煙花燃盡不留屑
發布日期:2008-08-10 閱讀次數:
http://2008.sohu.com/20080809/n258711220.shtml
來源:搜狐網-法制晚報2008年08月09日
16000枚焰火貫穿奧運會開幕式全程,牡丹花開、旋轉五環、紅閃鳥巢……昨夜,美輪美奐的焰火,成就了奧運激情夜!
奧運會開閉幕式鳥巢及長城焰火燃放實施團隊總指揮、熊貓煙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偉平,以及擔負特型焰火施放任務的武警北京總隊十一支隊官兵,向記者講述了幕后新鮮事。
新材料·替代紙墊封口
煙花瞬間燃盡不留紙屑
今晨,奧運會開幕式進入尾聲,現場觀眾發現,貫穿開幕式全程的焰火表演,未留下一片紙屑。
趙偉平今晨接受采訪時說,傳統煙花制作工藝,需要用紙墊封口,形成壓力艙,借助紙墊與艙內火藥的爆發力,讓煙花騰空而起。“紙墊壓力艙”正是煙花的主要污染源。
經過一年反復試驗,工作人員終于找到了替代品,一種新型環保材料,爆發效果高于“紙墊壓力艙”,能夠在煙花點燃的瞬間全部分解燃盡,不留下丁點紙屑和殘渣。
新技術·研發空氣發射
靈感來自神六發射技術
在倒計時結束后,“大腳印”一步步踩到鳥巢時,總長度超過30米的“銀色瀑布”沿鳥巢碗口流下,場內如同注入一條星河。
銀色的煙花在現場觀眾眼前、身邊綻開,卻沒有發出刺鼻味道。
趙偉平解釋說,煙花在鳥巢燃放成功去除了煙花的另一污染源——硫黃味道。裝入“紙墊壓力艙”內的火藥,是煙花起爆的助燃劑,煙花的萬千造型,無一不依托于它的爆發力。
一年前,熊貓煙花開始與國家級重點科技項目研究所合作,研發空氣發射技術。
靈感來自神六發射技術,用壓縮空氣代替火藥,通過電磁閥控制壓縮空氣,彈射煙花,濃煙和刺激性氣味等污染難題自然化解。
新裝備·矩陣發射系統
國內外焰火史上首次用
在空中拼接造型與傳統焰火圖案,完全是兩回事。為了達到若干個發光球在同一時刻燃燒的效果,就必須解決發射裝備問題。
北京理工大學趙家玉教授提出大膽設想,研發矩陣式焰火膛壓精確發射系統(俗稱發射炮)。
在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焰火創意和制作人員、趙家玉教授、河北湖南等禮花廠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大力支持下,優力達科貿有限責任公司全體科研人員,經過無數次研究實驗。
最終,科研人員運用燃氣流量分控、內彈道膛壓變容調控和誤差補償三項創新技術,研制出矩陣式焰火膛壓精確發射系統。
知道內情的人說,新發射炮的研發,還有武警北京總隊焰火施放分隊的總指揮黃曉文一份功勞。
那一次,黃曉文組織官兵做矩陣式發射炮實地安裝操練的時候發現,當初的發射炮不僅每次在使用前后都要用吊車從車里裝上裝下,還涉及到占用發射場地問題。
黃曉文找到研發人員當即提出:把落地式改成車載式。提議改變了一個設計,誕生了一個新發明。
到目前,車載矩陣發射系統已經申報自主知識產權8項,獲得技術發明和實用型專利7項。值得一提的是,使用這種車載矩陣式發射裝備,在國內外焰火史上還是第一次。
新教案·特型焰火施放
官兵自制四種訓練方法
一切美妙的構想都得靠人來實踐,發射焰火的任務義不容辭地落在武警北京總隊十一支隊官兵頭上。這是一支多年來擔負首都地區禮花禮炮施放任務的部隊。
這些年,官兵們出色地完成了香港回歸、國慶50周年慶典等大型禮炮禮花施放任務,累計執行禮炮禮花施放勤務593次。
盡管官兵們對禮花禮炮十分熟悉,但把車載、矩陣、膛壓等新詞組合起來,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一門炮的炮筒子就有32個,他們更是不知如何下手。
32個炮筒之間的距離是15厘米,可乒乓球大小的發光球炮彈打到空中的間隔是七八米。如果有一個炮筒的發光球打不出去,空中就會形成七八米的缺口,就是一次失敗。
為了萬無一失,只有靠練!
200多名官兵都是支隊里過硬的骨干,烈日下,他們冒著大汗練裝彈;風雨中,他們專心研究惡劣氣候條件下的發射操作方法。
官兵開動腦筋,自己研究制定出特型焰火施放訓練教案,創造出了空炮發射演練法、口令程序推演法、模擬場地推演法、現地實際演練等4種訓練方法。
昨天,二中隊班長李曉東帶領分隊4名戰士為記者作發射演示,他們從裝彈、檢測到準備發射只用了30分鐘。在一旁組織指揮的支隊副參謀長張廣秀說,這套裝備的操作程序很復雜,剛訓練時,這套程序下來要用兩三個小時。
新課題·中軸線上布陣
想盡辦法避免細節紕漏
黃曉文是武警北京總隊焰火施放分隊總指揮,他感到壓力最大的是在15公里長的北京中軸線上排兵布陣。
要將29臺車載矩陣發射炮,在中軸線等距離擺開,從永定門的第一臺裝備打出第一個焰火腳印開始,每隔2秒鐘裝備依次發射,在空中形成一個接一個的腳印圖案。
而且是左右腳交替,直到第29個腳印出現在鳥巢上空。整個用時2分多鐘。每個腳印在空中停留3到5秒鐘。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個大工程。29門炮就是29個陣地,29門炮有928個炮筒,這就意味著填裝928個發光球炮彈,發射這些炮彈需要填裝的928個發射藥包宛如千支彩箭。每個發射藥包只有重疊在一起的五六枚一元硬幣大小,哪個地方出現差錯都會影響全局。
就說依次發射,為保證每個陣地都能準確及時聽到發射命令,光每個陣地的會議式電話就裝了3部,全部由北京網通負責保障。為防止意外,又配置了無線傳輸系統。黃曉文說,為了保證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
新感受·托起奧運夢想
禮花兵個個都慷慨激昂
擔負焰火施放任務的200多名官兵,談起肩負的使命,個個都慷慨激昂。
打過無數次禮炮禮花的張廣秀告訴記者:“這次執行任務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相同,因為奧運的夢想在我們心中。我們不是用發射藥包發射禮花,而是用一腔的熱血和澎湃的激情。”
一名新兵告訴記者:“家鄉人得知我將在鳥巢施放禮花,都羨慕得不得了,同學們都叫我護花使者。”
這次有幸入圍的一級士官許學勝自豪地說,“訓練傷是家常便飯,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一想到自己要施放奧運禮花,渾身上下倍兒來電!”
十一支隊是一支在朝鮮戰場上被授予“大功連”榮譽稱號的部隊。支隊領導自豪地說:“禮花施放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國家的形象,每個傳承著禮炮精神的禮花兵都能感覺到這份榮譽的分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