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高科技造就開幕式視覺震撼
發布日期:2008-08-10 閱讀次數: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8/09/content_2301336.htm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2008年08月09日
8月8日晚,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這是開幕式上的大型文藝表演《美麗的奧林匹克》。 本報記者 劉占坤攝
開幕式上的文藝表演《夢想》。本報記者 劉占坤攝
華表的影像流淌在徐徐展開的巨大卷軸上,“飛鳥”和“鯨魚”自在翱翔“鳥巢”上空,人類在冉冉升起的蔚藍色星球上漫步,閃爍的星空變幻成通體晶瑩的“鳥巢”……視覺和感官上的震撼,讓觀眾切實感受到“同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到底施了什么魔法?
開幕式技術制作組組長于建平說,震撼來自創新方案和高新技術的大量結合。北京采用了歷屆奧運會最復雜的技術系統,采用了大量世界尖端的新技術,具有鮮明的特點。
非凡的光影效果為本屆開幕式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被廣泛應用于演出的LED(發光二極管)在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創歷屆之最。
開場的畫軸打開在一個巨大的LED屏幕上。屏幕長147米,寬22米,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個巨大平臺,構成歷屆開幕式面積最大的一個舞臺,上面鋪了4.4萬顆LED。LED制造的光影效果和表演密切結合,幻化出各種圖案,將觀眾引入夢幻般的世界中。
演出核心的中心舞臺,是一個直徑20米的升降臺,藏在體育場中央的巨大“地坑”中,“地坑”頂端的蓋板可以平移。
卷軸和“地球”都從這個“地坑”升起。而“地球”是先壓縮在地下的,也就是說,球體結構必須是柔性的。而用升降臺升起球體之后,演員需要在球體的立面上表演,因此升起后又要具有很強的穩定性,才能保障演出安全和效果。感謝高科技的鋁合金感光材料,讓“地球”能屈能伸。
“地球”的創意十分新穎,也是最能表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亮點。“地球”上裝有9個軌道,58名演員用鋼絲拉著,像失重般進行倒立行走及空翻等高難度動作。這項技術是國內首次使用,國外也不多見。
“活字印刷”的表演也是一大亮點。舞臺上凸現的巨大“活字”并不是由機械操控的,而是由上千名演員表現的。技術人員在他們的“演出套”上設計了各種節點,提示里面的演員能找到坐標,找到隊形,提高了節目的準確性。
開幕式上的焰火表演給全世界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京理工大學爆炸科學與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趙家玉,是本屆奧運會主火炬點火團隊的主要成員。從2007年起,他作為項目負責人,參加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奧運科技專項課題“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焰火關鍵技術研究”,目前已申請了10多項專利。
趙家玉說,以往奧運會也有奧運標志被應用到焰火的燃放中,但基本上都是在地面固定好煙管,裝好焰火彈,同時點火,以便在天空中制造出奧運五環效果。“我們通過科技攻關,掌握了動態空中焰火組圖技術,讓五環動起來了。”
據介紹,用于“奧運五環”的特效煙火彈分三層,最外層為黯然點火藥,也就是說,煙火彈從發射到升至100米高空時,遠距離觀賞者是看不到的。煙火彈上升到100米高空后,第二層點火藥開始燃燒,這層火藥燃燒速度非常快,觀眾會在這一刻突然看到煙火彈,震撼效果強烈。隨著煙火彈快速上升,第三層高亮度銀白色火藥開始燃燒,焰火圖形變大變亮,一個直徑70米的巨大的環形圖案最終形成。
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笑臉”也屬于不規則動態焰火。趙家玉說,“笑臉”發射器類似人臉圖形:外環有32根發射管,形成臉部輪廓;內環上部有兩個發射管,就像眼睛,下部是8個發射管,類似微笑時的嘴巴。42個發射管同時發射,在距地面180米的高空呈現出最大長度80米的“笑臉”,全程5秒鐘。
趙家玉說,“笑臉”分紅白兩種顏色,但眼睛部位的藥劑分不同顏色,顏色的變換,在觀眾看起來就像在眨眼微笑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