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理工大學李春教授解讀生物技術專業
發布日期:2008-06-25 閱讀次數:
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7419830.html
2008年06月24日12:43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主持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人生,大家好,我是張征,歡迎收看今天的《專業導航》,有的時候我們現在可以從報紙或者是網絡上,聽到一些奇怪的新聞,比如說長著兩個腦袋的蛇、烏龜,長著四條腿的鴨子,或者是長著四只眼睛的牛,甚至還有的是長著兩張臉的貓,等等這些以前似乎我們都在科幻電影、或者是童話世界當中,才能夠去看到的,那么現在為什么?它們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呢,今天我們所要介紹的生物技術專業,會給您做出解釋,首先來認識一下今天的嘉賓。
嘉賓簡介
李春:北京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技術系主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工業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
主持人:歡迎嘉賓來參加我們的節目,像我們剛才所提到的,就是說那些奇怪的對象,比如說長著、長著什么幾條腿的鴨子呀,什么的。那像這種東西的話,是和我們這個專業有關系嗎?
嘉賓:應該有一定的關系,但又不是完全不是由生物技術這個專業所能夠去操作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表現,一種現象,它出現了兩個臉的貓、四個腿的鴨子,那么事實上,那么它發生這種形體上的變異、變化是因為它體內,我們說體內有遺傳基質,我們說有這個DNA的這個突變,或者是改變。
主持人:就我們俗稱的“基因變異吧?
嘉賓:基因變異,那么導致會出現這種現象。那么這個過程來講的話,那么它也屬于我們說生命規律、生命現象過程當中,我們要關注一個問題。
主持人:就在這個層面上來講,是和我們這個專業相關的?
嘉賓:對,是有關系的。
主持人:如果說讓您用最簡短、最通俗的話,來介紹一下我們今天的這個專業,生物技術專業,您會怎么來告訴我們?
嘉賓:那么作為生物技術專業,它主要就是根據生命的一種規律,利用一些物理的、電子的,或者其他的科學的技術和方面,來對我們生命現象或者生命功能進行操作、或者進行改變。
主持人:比如說我們會從很多的渠道,能夠聽到說有有一些生物,它受到一種輻射、或者是受到某種病毒的一種的侵害,然后污染以后,就會發生這種大的變異,比如說形體上就會特別、特別的巨大等等這些,這些好像很多在科幻電影當中是會出現的,就很多大片我們也能夠看到,他們利用電腦技術制作出來的。
嘉賓:對、對。
主持人:那如果真的是在生活當中,會發現這種事情嗎?
嘉賓:在生活當中,其實我對這個科幻,我覺得當時這個科幻小說這些作家們,我是非常敬佩他們的。
主持人:那如果真的是在生活當中,會發現這種事情嗎?
嘉賓:在生活當中,其實我對這個科幻,我覺得當時這個科幻小說這些作家們,我是非常敬佩他們的。
主持人:為什么?
嘉賓:如果我們再把歷史往前推的話,我們會發現在50年前,當時的很多科幻的作家寫的東西,50年后,很多都已經都逐漸、逐漸實現了。當然了,如果現在我們說的這種怪獸,或者是奇怪的動物、龐大的動物,如果在50年后再實現的話,那么這確確實實,我認為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什么呀,一種破壞。
主持人:就從理論上來講,我們先從理論上來講,所謂這種變成大的怪獸的東西,會產生?
嘉賓:從理論上來講的話,應該說是可以產生,但是因為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因為一個生物的發育,不僅僅是,除了我們內因、基因的調控之外,那么更多的還是什么呀,還有我們周圍的環境。那么如果說環境不允許它的話,它即使出生了,可能也就,還沒有發育到我們這么龐大的形體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夭折了。所以應該說,在理論上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實際層面上操作過程當中,會有很大的困難。
主持人: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態去來看待四,說目前在我們身邊所發生這些所謂基因變異的東西,比如說長著兩條腿的、兩個腦袋的貓等等這些,我們怎么來看待呢?
嘉賓:我認為這種,這個問題呢,應該說是,首先它發生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如果在我們生活當中遇到這種現象,首先我覺得大家不要有任何的什么呀?恐懼、恐慌,因為在自然界里面,可以這么講,它本身就會出現這樣的概率。
主持人:那這些很奇怪的東西的話,它們是一個很自然的基因變異的過程,還是說某些外界的因素,刻意地把它變成那個樣子?
嘉賓:應該說這種變異的過程,是一個隨機的。即有應該說有這種生命,內在的基因在發育過程當中一種變化過程,同時呢,也有什么,我們外在環境出現一些污染,會導致我們有利于我們基因發現突變的一種因素的產生。那么我們通過我們人類的智慧開發的新的生物技術和生物方法,來改造、有目的地來改造一個形狀,讓它變成我們預想的這種結果。那么這個過程是我們生物技術專業可以做的。
主持人:那平時在我們科研工作當中,會用一些什么樣的方法,來誘發生物來發生基因突變的?
嘉賓:應該有很多種,你比如說用紫外線,或者是用這個我們說一些化學的試劑,比如說亞硝基氨、還有一些我們剛才說除了X射線之外,我們還有目前的伽馬射線,甚至還有其他的一些物理因素。
主持人:那我們生活當中,是不是盡量少跟這些X射線,這種來接觸呀?
嘉賓:你說的很對,應該說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要盡量,當然也不是很可怕,好像接觸之后,馬上就覺得好像自己發生變化了,那么也不是那么快,應該說是它有一定的計量、有一定的時間,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是盡量避免,或者是盡量不要接觸這一類,引起我們發生基因突變的一些誘變劑。
主持人:我就是聽說,好像引導素的這種,我們現在過國內引導素這種價格下降了,就是糖尿病要使用的,就和我們這個專業發展是有關系的是嗎?
嘉賓:對,關系非常密切,利用生物技術來進行一些藥物的生產,確確實實可以什么呀,可以讓我們藥物生產過程縮短,效率提高,那么成本就會降低。像這種胰島素,這種從以前很昂貴到現在和便宜的這種過程,那么應該說我們大腸桿菌或者生物技術,都做出很大的貢獻。
主持人:那你拿這樣的細菌(大腸桿菌)來進行藥品研發能安全嗎?
嘉賓:其實是很多人聽完之后。
主持人:就很不了解。
嘉賓:覺得很不舒服。
主持人:因為聊到了大腸。
嘉賓:本身這個藥物,很多是來自動物本身它所分泌的,只不過是有些它的功能發生改變,它不能分泌的時候,我們把這種分泌藥物的這種基因,把它從動物身拿出來,然后把它通過一個載體,把它連接到載體上,轉化到我們大腸桿菌里面去,利用大腸桿菌那種快速繁殖,因為大腸桿菌繁殖速度非常、非常快。應該是大概那一代,就產生那一代,大概十幾分鐘。那么它的效率非常高,同時這個時間也縮得非常段,周期非常短。
主持人:就是利用這種細菌的這種培育的過程,然后來加速這種藥品的研發?可以說肯定是安全的?
嘉賓:對,加速藥品的研發了和縮短生產周期,同時這個也是我們已知的,它是對人體沒有害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因為可能很多人覺得,利用大腸桿菌來生產,好像跟生產有關系,其實到了后期,只是利用它來表達這種藥物,最終這種藥物,還是通過什么呀,通過我們生物技術的下游分離過程,把它分離出來,把它拿到符合我們這個醫藥所要求的這個質量的時候,它才能使用,那跟大腸桿菌其實已經沒有關系了。
主持人:現在這個生物技術,在這個我們說要比研發這面,是運用得很廣泛,那么在這個防治疾病這方面,應該也很多廣泛,那么這個疫苗的這種研究,和我們這個專業關系嗎?
嘉賓:關系非常大,非常密切。我們可以通過什么呀,通過一種基因的方法,把它來表達這種抗體的基因,把它克隆出來,克隆完之后,我們再通過我們生物技術的方法,來生產這種疫苗。
主持人:那就是說像我們之前說到的這個非典的這種疫苗的研制,包括像我們已經在用的像流感疫苗的研制,或者現在也在研制禽流感的疫苗對吧?
嘉賓:對。
主持人:包括我們最近說安徽阜陽出現的這種因為這種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這些,這也是也要研究疫苗,如果出現這種病的話,我們的疫苗研制,肯定會馬上跟上。
嘉賓:對。我們說從禽流感、SAS、或者是現在用的這個病毒感染的腸道疾病,最近應該是阜陽地區附近吧,現在有很多省市已經報道了,那么這個過程當中呢,那么對這種疾病的,對這種疫苗的研發,研發過程,那么生物技術專業,應該說能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
主持人:也是我們能夠大大派上用場,去實現一個空間?
嘉賓:對、對,沒錯、沒錯。
主持人:明白了,那我們這個生物技術這個專業來講的話,是從什么時候發展起來的?
嘉賓:生物技術專業的發展,應該說要講歷史的話,應該是很長、很長了,就剛才您講到的這個傳統的釀造、釀酒。
主持人:那會兒就已經算是開始了嗎?
嘉賓:但是那時候,我們不叫這個,我們叫傳統的,叫傳統的生物技術。應該說是從1953年,發現DNA雙結構之后,發展到進入到叫什么現代生物技術這個階段。
主持人:就開始搞生物技術研發的過程就開始了?
嘉賓:對。
主持人:那我們北京理工大學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開設這個專業的?
嘉賓:我們應該是在2003年開始,開辦生物技術這個專業。
主持人:那么像克隆技術,和我們這個生物技術專業有關系嗎?
嘉賓:有關系,科隆技術,它是我們生物技術里面的應該是一個技術之一吧,因為生物技術它是一個大類技術。
主持人: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就是說通過科隆技術,克隆出來的這種東西,它和原來那個是完全一樣的嗎?
嘉賓:從這個生物學角度來講,它應該是一樣的,完全一樣的。
主持人:就跟復印紙復印一邊似的?
嘉賓:就經常我們講復制的過程,或者是拷貝的過程。
主持人:那和雙胞胎是一回事嗎?
嘉賓:不是一回事,這兩個從本質上來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不管是單卵單胞,還是雙卵雙胞,父母雙親的兩種形狀都融合到一起了,但是克隆技術呢,它只有一個性狀。就是來自于是從那一個人的身體里取得細胞,那么他就是具有那個人的形狀。
主持人:明白了,就是說雙胞胎是父母的這種共同的這種特性的融合,綜合出這種生命出來的?
嘉賓:對,
主持人:那么這個而那個什么就是克隆技術的話,只是完全就一個人。
嘉賓:對,就體細胞出來的。
主持人:那么像克隆技術來講的話,很多人也在爭議,就是克隆技術要不要用到人類的身上?那么你怎么來看待這個問題,克隆人類?
嘉賓:因為這個克隆技術,本身它只是一個方法而已,就是看你做的對象,當然我們說克隆羊、克隆牛,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理解,都可以認可。 那么如果把這個改成人的話,從理論上,從技術上,是沒任何問題的,因為你可以把牛克隆出來,其實也可能把人克隆出來,但為什么到了我們人類之后,我們大家接受不了。是倫理道德,社會因素的影響,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如果說,拿我,從我的體細胞,就是我們身上的細胞里面,那么拿出一個細胞來,通過我們克隆技術,最后把它也孕育成一種胎兒。產生的這種嬰兒,或者是產生的這種后代,怎么來稱呼啊?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比如說他是我的孩子嗎?他的所有基因特點跟我是一模一樣的。
主持人:是兄弟還是孩子,等等這些都很亂?
嘉賓:是兄弟還是孩子,就都很亂,所以這個呢,就觸犯了我們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一種倫理底線。
主持人:也就是從您這兒來講,你也是不太同意,說把這種基因用到人的身上的?
嘉賓:對。
主持人:像我再問一問,北京理工大學,我們有沒有這種克隆這方面的項目?
嘉賓:這種克隆技術項目,我們是有,但是因為我們做的對象不一樣,我們現在主要做微生物方面。那么我們的克隆技術呢,主要用在基因的克隆,比如說我們對于一些蛋白的克隆,對于一些這個益菌,就生物農藥里邊益菌蛋白的這種克隆,包括我們在座人類醫藥,因為我們還有一個組是搞這個基因生物學。
主持人:那我們這個生物技術專業,剛才介紹了這么多,我覺得涵蓋了方方面面的知識了?
嘉賓:沒錯。
主持人:那你們在學生的課程安排上、會怎么安排?這些肯定都要學到對不對?
嘉賓:對、沒錯,比如說我們很多像生物化學呀、微生物學呀、基因工程學呀、包括一些其他的一些課程。那么這些課程,都是我們生物技術專業必須要上的。
主持人:這叫專業基礎課?
被訪者:對,專業基礎課。那么我們還有一些叫什么呀,叫專業選修課,專業選修課,那么專業選修課就是根據什么呀,根據你的興趣、愛好,那么我喜歡動物,我喜歡做動物,那么你可能會選一些跟動物有關的課程,那么我喜歡環境,就環境生物技術。用生物的方法,來對環境的土壤的修復,對廢水進行生物處理、廢氣進行生物處理。那么就是說,到了這個專業選修課的時候,完全是根據我們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他來選擇。
主持人:那現在全國有多少所高校都開設了這個生物技術專業呢?
嘉賓:具體數字我說不上來,我覺得辦生物技術專業的這種高校,可能不會下300所。
主持人:這么多呀?
嘉賓:對。
主持人:那肯定說每個學校總不能是都是一樣的?
嘉賓:那應該說都有特點。
主持人:那么我們北理工的特色是什么?
嘉賓:在我們課程設置里面,我們應該說有一個課程跟功課結合密切緊密。另外一方面說跟醫學結合比較緊緊密。
主持人:歡迎朋友們,繼續關注我們今天的《專業導航》,那剛才我們其實一直都在和嘉賓,來聊的是關于生物技術專業方面的一些問題,包括課程設置等等、等等。有很多網友都提出問題了,我們可以來看看。寧夏叫科學家的說,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作本科階段能不能接觸到像克隆技術這樣的尖端領域呢?
嘉賓:這個是可以的。
主持人:對,這個首先是我們研究的范圍。
嘉賓:這是我們專業的一個內容,所以接觸克隆技術是非常正常的。
主持人:那我們在克隆設置上,有這種克隆相關的這種專業嗎?
嘉賓:因為上課,受教育,它比較時間比較短,我們不可能拿一個大的、高級動物來做,我們會拿一些簡單的,比如說微生物,一些微生物,通過它的一些操作,來掌握什么,掌握克隆技術這個過程。
主持人:就是技術在理論上應該都是相同的?
嘉賓:對,包括對某一個基因,進行什么,進行克隆,那么這個過程相對來說,時間比較短,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可以完成的。
主持人:就克隆,我們肯定是要在學生當中要接觸到的?
嘉賓:對。
主持人:我們還聽過這樣一則新聞,是說這個2007年的5月,一名俄羅斯人在西伯利亞西北部依然發現了一個尸體,但是因為是常年冰凍,所以它保存的非常完好,于是就有科學家說,想從這個媽媽寶寶的身上,然后用它DNA,克隆出一個數碼相,讓它這種消失多少年的生物,再從地球上出現,那覺得這種想法,我如果推動,根據您剛才說的,應該是可行的對嗎?
嘉賓:那么如果說從技術層面上來講的話,如果把這種從地球上已經絕跡,已經消失的動物,把它實現的話,要是說從理論上來講,應該說也是沒問題的。
主持人:讓它這種消失多少年的生物,再從地球上出現,那覺得這種想法,我如果推動,根據您剛才說的,應該是可行的對嗎?
嘉賓:那么如果說從技術層面上來講的話,如果把這種從地球上已經絕跡,已經消失的動物,把它實現的話,要是說從理論上來講,應該說也是沒問題的。
但是這個層面操作呢,因為首先這個保存的完好,那么它基因的信息,是否保存的完好。
主持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嘉賓:這個還要考究。
主持人:明白了,其實今天通過我們的嘉賓介紹呢,我們可以感受到,其實我們這個生物技術專業,它應用的范圍,真的是太廣泛了,所以可見它的發展前景,是有多么的寬廣。所以也希望對這個專業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一下,好的,再次嘉賓,也謝謝觀眾朋友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