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王涌天和徐可欣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發布日期:2008-04-22 編輯:系統管理員 審核: 閱讀次數:
近日,經嚴格評審,國際光學工程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SPIE)公布了今年新當選的72名會士(Fellow of the SPIE),其中中國大陸地區僅兩人當選,他們是北京理工大學王涌天教授和天津大學徐可欣教授。
王涌天,北京理工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光電信息技術與顏色工程研究所所長。他所帶領的創新團隊長期在技術光學和虛擬現實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北京市科技計劃課題和國際合作課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成像和照明光學系統設計和CAD,新型光學元件,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系統和應用,醫學圖像處理與手術導航等方面。王涌天教授多次應邀擔任由國際光學委員會(ICO)、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中國光學學會(COS)、美國光學學會(OSA)組織的國際學術會議的大會組委會成員、分會主席、特邀報告人,以及國際標準組織有關標準的制定專家組成員。
徐可欣,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主要從事生物醫學光子學及近紅外光譜學的研究,應用光譜方法進行人體微弱成分無創傷檢測方法的研究、生物光學及微弱化學成分智能化檢測方法的研究,其代表性課題方向為人體血糖濃度無創傷檢測技術。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成立于1955年,是一個致力于光學、光子學、光電子學和成像領域的知識交流、收集、傳播和應用的非贏利性的著名專業學會。SPIE每年在獎學金、研究基金和科技教育及創新活動方面投資超過90萬美元,其主要任務包括向會員及國際工程科學界提供信息、教育產品及服務,為光學及光子學領域的交流及其與其他領域的互動提供平臺,針對新興技術組織會議及教育項目等。SPIE每年召開約26個學術會議,所形成的會議文獻反映了相應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動態,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具有信息量大、報導速度快、涉及交叉學科領域廣泛等特點,已成為光學及其應用領域科技人員極為重視和歡迎的情報源,是國際著名的會議文獻出版物。
據悉,能獲SPIE Fellow殊榮的會員均是在光學、光子學和成像技術等多學科交叉領域取得重大科研成就,為光學領域特別是為SPIE作出卓越貢獻的會員。SPIE用“SPIE Fellow”這個稱號來肯定和認可他們在整個光學領域取得的成就。自1955年國際光學工程協會創立以來,共有500多名SPIE會員當選為Fellow。天津大學張以謨教授曾于1992年當選為SPIE Fe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