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理工以學生時事論壇為載體創新形勢政策教育
發布日期:2007-12-25 閱讀次數:
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_sdzx/2007-12/24/content_12032954.htm
北京頻道 ( 2007-12-24 18:20:15) 稿件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李江濤)“中國外太空導彈實驗用意何在”、“朝鮮核問題”……北京理工大學第四屆學生時事論壇日前舉行,學生們通過思考時事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共享學習心得和體會。
本屆論壇以“學習十七大精神”為主線,全校共有210名同學圍繞“和諧社會”、“科學發展”、“生態文明”、“朝伊核問題”、“好運北京奧運測試賽”等主題,向觀眾們演講。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制作的電子課件圖片生動,有的還配有音樂和視頻,不時引起觀眾們的笑聲。
北理工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劉明奇告訴記者,對時事知識的關注是一個青年知識分子應有的素養,學校可以通過考試等強制手段讓學生必須記住一些時事知識,但是我們卻很難讓學生養成學習、關注、思考時事的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形勢和政策都是不斷變化的,在大學期間應注意培養學生關注形勢政策、準確理解和把握黨的方針政策的能力和習慣。
他說,幾年的實踐證明,通過開展學生時事論壇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形勢政策知識的主動性、發揮學生思考形勢政策事件的能動性、提高形勢政策教育的生動性。時事論壇不同于演講比賽,表達上的優勢并不能保證選手取得好成績,決定選手成績好壞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他是否能對時事問題有正確的富有主見的思考,能否形成自己的觀點,并能夠合理的表述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選手在收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不斷地分析、綜合、提煉自己的觀點,這樣的過程能很好地鍛煉選手的思辨能力。
此外,新一代大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話語方式,同齡群體之間相互教育的效果遠勝于老師的灌輸和說教。他們通過生動的圖片、視頻等直觀地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既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又便于學習、記憶和理解。
據介紹,學生時事論壇結束后,學校將把三等獎以上獲獎選手的講稿做加工整理,每年編輯一本內容鮮活的形勢政策課教材。時事論壇的12位一等獎獲得者還被聘請為學生形勢政策宣講團講師,將在下學期走上講臺為本科生宣講“十七大精神”等。這樣既能緩解形勢政策課師資不足的現狀,也是對“兩課”教學的有益補充。(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