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工作】助學零距離 倍增凝聚力
發布日期:2007-08-01 閱讀次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教育工作》2007年第14期
圍繞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北京理工大學各級黨組織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造,“助學零距離”活動就是其中一個范例,活動切實密切了黨群關系,顯著增強了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明確了創新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新的著力點,有效提高了培養人的質量和效率。為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提供了有益的啟迪和借鑒。
一、“助學零距離”活動蔚然成風
1、“助學零距離”活動是來自基層的鮮活創造。05年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我校宇航學院03級本科生第二黨支部針對本科生黨員特點,創造性地開展了“黨員在隔壁、助學零距離”活動。在考試期間課余,黨支部從周一至周六每天安排2名成績優秀的學生黨員,分別在男女生宿舍樓值班,面向全年級同學答疑助學3小時,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產生了良好反響,越來越多的同學找值班黨員進行釋疑解惑,先后共有35名學生黨員參加了活動。
宇航學院黨委及時總結這一典型經驗,在學院全體學生中,精心組織了歷時2個月以“促和諧、樹新風、心連心”為主題的黨員零距離系列活動,豐富了助學零距離的內涵,擴大和鞏固了這一先進性教育創新成果。共有近300名學生黨員,35名入黨積極分子,累計668人次參加了活動。
2、“助學零距離”活動在全校蔚然成風。學校黨委敏銳的將宇航學院的經驗在全校進行了交流和推廣,把“助學零距離”與“三育人”有機結合,在基層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實踐活動,“零距離”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得以不斷拓展和深化。
化工學院黨委實行了學生黨員聯系學生宿舍和普通同學記錄本制度以及信息報送制度,為每個學生宿舍確定了一名學生黨員聯系人,建立起了學生基本情況通報網絡,使學生黨組織覆蓋到學生組織的最基本單元。材料學院黨委通過各種途徑,爭取捐助,設立獎學金,目前已有200多名學生受益。在畢業生離校期間,各學院黨組織和黨員主動承諾,構建起了學生畢業生黨員文明離校志愿者服務網絡。不僅為同學解決了許多具體困難,還化解了不少矛盾,消除了一些隱患。
教務處黨支部突出“以學生為本”,“管理育人”的思想,開通了“北京理工大學教務處論壇”,指導學生認識學習、規劃學習。圖書館黨支部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黨員掛牌上崗、圖書館黨員與學生聯誼會、新書與學生讀者零距離、黨支部與學生讀者零距離等活動項目。
二、“助學零距離”活動成效顯著
1、密切了黨群關系,顯著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助學零距離”活動,有效地密切了教工黨員與學生、學生黨員與普通學生之間的交流,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內容、形式和渠道得到了創新、豐富和落實。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黨支部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帶動學生團結進步的堅強堡壘。如軟件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所在班級有幾個同學進入不同公司后,從事事務性工作多,項目研發工作少,企業提供的畢業設計題目難度較碩士畢業生水平有一定差距,同學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黨支部了解情況后,主動出面與企業進行溝通,表達同學的想法,同時也懇請用人單位在學生實踐過程中多給予有益幫助和指導,有計劃、有組織的積極解決同學們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改變了以往僅靠學生黨員零星開展工作的模式,將原本人員分散的研究生班級緊密凝聚在一起。經過黨支部和同學的共同努力,逐漸得到了企業的信任和認可。“有問題找支部,有困難找黨員”成為學生的第一選擇,整個班級雖然分散在了不同的地方,但大家都自覺地緊密團結在了黨支部的周圍。又如材料、化工等學院黨委針對學生入學成績較低、專業思想問題突出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博士生—本科生專業方向互動咨詢”活動,由05級博士生黨員現場解答學弟學妹關于專業方向的各種疑問,在同學中樹立了黨組織的良好形象。
2、找到了具有高校特色的基層黨組織新的創新著力點。
黨建創新實踐中創造的“助學零距離”活動,在拓展和深入中,不斷涌現黨建工作創新的新亮點,反過來促進豐富了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助學零距離”早已不再是狹義的學生之間的助學習,其內涵和外延已豐富和拓展成為全校黨組織和黨員從培養人的全方位、多層次踐行“助學零距離、有我一份力”的理念。
如為了使培養學生的質量得到保障,機車學院黨委創造性地設立了班級和宿舍獎學金,并提出要抓源頭培養好培養人的人才,制定了《新教師培養條例》,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一名思想好、業務強的老教師作為導師,建立了新任教師的導師負責制,一對一地指導教學科研工作,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并定期對雙方工作進行考核保證制度的貫徹落實。還有學院實施了青年教師(導師、方向、課題、課程)“四個一”培養計劃。離退休干部黨委實施了“搶救工程”,組織專門人員和離退休干部聊天,記錄他們早年參加革命的種種奮斗經歷,編印成冊,用來感染和教育學生,收到良好效果。宇航學院黨委組織了教工黨員的“一對一扶貧助困”活動,不僅對幫扶學生進行學業指導,還先后捐款5萬余元,為40余名家庭困難的本科學生提供每人每月100元的資助,使他們能夠安心學習和生活。
3、有效地促進了良好學風、院風和校風的建設,提高了培養人的質量和效率。
“助學零距離”活動充分發揮了黨組織、黨員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維護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創建和諧學校以及引導大學生高質量完成學習就業等各項任務中的作用。如由于在聯系學生宿舍和普通同學工作中黨員嚴格按照要求做到了“一次交流,平時關注;兩級反饋,及時做到;三個務必,必須牢記;期末總結,提高實效”,將不少不穩定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通過各學院普遍開展的“一幫一、結對子”,教工、學生黨員聯系的學習困難學生中有9000左右的學生成績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少同學從掛科到獲得獎學金,了解到掛科最多的一名同學在支部安排的2名學生黨員從起床到睡覺始終緊密相隨的幫助下,一學年拿下了三學年的學分得以順利畢業,吃驚的自己深深感激黨組織幫助自己度過了人生艱難的坎坷。“助學零距離”活動很好地展現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極大促進了良好學風、院風和校風的建設,調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如理學院等年均有40%的本科生獲得人民獎學金。學生要求入黨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學校本科生黨員比例保持在17%左右、研究生黨員比例保持在50%左右。
三、“助學零距離”活動啟示深刻
1、高校黨建創新只有圍繞中心工作開展才能有活力和動力。才能發揮作用、取得成效,否則,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教育人、培養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在全校各級黨組織中全面開展“助學零距離”活動,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活動的開展、延伸和拓展,著眼點始終落在“培養人”上,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助學”活動,努力營造“三育人”的良好環境,創新和改善教育方式,所以活動能夠產生共鳴,得到黨員的積極響應,群眾的熱烈歡迎,取得好的成效。
2、高校黨建創新要堅持“兩個貼近”。一是要貼近群眾。深入了解學生的困難,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找準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的著力點。如計算機、材料等學院黨委推出的學生“與院長面對面”、“與書記面對面”論壇,學院領導分別就本科教學評估、學生就業等學生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傾聽意見,解答了學生心中的疑惑,拉近了他們與黨組織的距離。二是要貼近實際。宇航學院黨委針對專業課難度較大、學生學習比較吃力的實際情況,為06級本科生建立了專業指導教師制度,每位教師最多指導6名學生,規定每學期同每人至少交流3次,幫助他們解決專業學習中的困難,并在指導教師工作手冊上進行記錄。
3、黨建創新妥善于發現典型,并將其拓展和深化。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蘊涵著極大的智慧和創造力,上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基層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善于發現和挖掘基層典型,及時將其拓展和深化。“助學零距離”活動就是典型的來自基層,又回到基層的創新案例。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們也有過這樣的經驗,設計藝術學院黨委率先在學生黨員中推行了“學習推進卡”,用來檢查和督促學生黨員進行理論知識學習,這種創新方式新穎,操作性強且效果明顯,學校黨委也將這一典型經驗在全校進行了推廣。實踐證明充分發掘和推廣典型,對于黨建創新有著事半功倍的積極作用。在積極鼓勵和提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貢獻他們的智慧和力量的同時,要努力為他們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
4、要將黨建創新中好的經驗及時完善形成長效機制。創新要有制度作為保障,不能僅靠一時的熱情或號召,要及時將實踐中涌現的典型經驗升華并形成制度加以鞏固,使好的創造成為常態。總結“零距離”服務群眾的活動,在學校層面,黨委制訂了《關于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黨支部工作創新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目前,"助學零距離"活動已經在全校范圍拓展為“黨群零距離”活動,通過“助學”、“助困”、“助發展”,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建設和諧校園中的作用進一步彰顯,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