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學生軍北理工征戰中甲 隊員只有津貼沒贏球獎金
發布日期:2007-04-06 閱讀次數:
http://sports.people.com.cn/GB/22134/22138/74025/5569569.html
《解放日報》2007年4月5日
“學生們剛下課,都去訓練了。這個周日要客場打青島海信隊,他們要抓緊時間。”昨天下午,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部主任劉啟孝在電話中這樣告訴記者。
劉啟孝指的“學生們”,是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的隊員,這支“清一色”的學生軍在去年成功沖入中甲后,又在上周首輪爆冷以1比0戰勝中甲老牌勁旅南京有有隊。
業余大學生球隊打職業聯賽,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兩小時訓練
作為一支打職業聯賽的球隊,北理工足球隊每天的訓練時間居然只有2個小時,因為這支球隊全都由學生組成。
北理工足球隊隊員主要以大三和大四的學生為主,也有研究生,總共30多個人。學校堅持“學生球隊”這一方針,做出嚴格規定:誰畢業了,水平再高,也必須離隊。
于是,讀書和踢球就成了這群“球員”生活的兩大主線,每天上完課訓練,訓練完去晚自修。打一個客場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補課。學校為他們制訂的“優惠政策”只有一條:本科可以5年畢業,但修不完學分,一樣不能畢業。
四百元津貼
踢職業聯賽,北理工的學生有沒有職業球員的收入?沒有。每位北理工足球隊隊員每月至少拿400元津貼,個別主力隊員能拿到700元,贏球沒有任何獎金。
即便這樣,這群“學生軍”仍踢得津津有味。隊員王強說:“我們踢球只是興趣愛好,將來這未必是我們的職業,也未必是我們的未來。”
據劉啟孝介紹,隊員畢業后,將和其他北理工的學生一樣,讀研,留校,或到社會上去尋找工作。
另一個未來
“這群學生的實力可能還比不上職業球員,但他們踢球會用腦子,和我以前倡導的‘小快靈’很切合,我相信他們讓中國職業足球看到了另一條發展的道路。”原北京國安隊主教練、現擔任北理工足球隊主教練的金志揚這樣評價。
北京理工足球隊征戰中甲,也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關注。日本體育記者朝倉浩之在報道中寫道:“他們將為中國體育的多元化精英培訓機制闖出了一條新路。”可以想像的是,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選拔渠道,以后可能不僅僅局限在少體校和足校,大學成了另一個“人才庫”。
據了解,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已經成為中國足協的一員,每年中國大學生聯賽的冠、亞軍球隊將有機會參加乙級聯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