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官网

【競報】解讀“學生軍”的中甲之惑 10問北理工足球隊


【競報】解讀“學生軍”的中甲之惑 10問北理工足球隊

http://sports.163.com/06/1105/03/2V4Q48MA00051C8L.html

2006-11-05   來源: 競報

    大學球隊會冠名嗎? 資金如何解決? 是否要引進外援? 工資是什么標準? 學生是踢球還是就業?如何完善梯隊建設? 硬件設施如何達標? 非俱樂部形式能否注冊?學生軍能拯救中國足球?北理工模式能長久?

    在全國的高校足球隊中,北京理工大學隊是被公認為有著最多傳說的球隊,關于他們的教練金志揚,關于他們創造的多場的大學生聯賽不敗紀錄。10月31日,他們完成了從傳說到傳奇的蛻變,沖上中甲。北京理工大學隊,一支由本科生和碩士生組成的業余隊伍,淘汰了由職業球員組成的天津火車頭隊沖甲成功,創造了國內足球史上輝煌的一筆。“眼睛飛人”胡凱的成功已經讓我們將目光投射到高校體育。北京理工的成功則再一次證明了體教結合這條路的可行性。

    他們快樂地享受著沖甲的過程,幸福回味著沖甲的結果,然而,當勝利的狂喜過后,這支“秀才兵”不得不面臨一系列“成功的煩惱”:面對職業聯賽的要求,球隊的資金、場地將如何解決?面對職業聯賽的殘酷,他們該如何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打上了職業聯賽的學子們,如何協調學習與訓練、比賽的時間?隊中的6名行將告別校園的研究生隊員,踢球與就業,他們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人生路上總有很多十字路口,這群“天之驕子”們一邊咀嚼著創造奇跡的喜悅,一邊迷惘地看著未來……

    知識球隊造就奇跡

    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于2000年正式組建,球隊的前身是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樂部一隊,待到球員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由于填報志愿的差異,球隊面臨解散的危險。這時北京理工大學伸出了橄欖枝,該隊的球員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入學統一考試后,以“特長生”的身份整體進入北理工。北理工球員都參加了高考,并通過了考試,符合國家政策。

    北京理工大學隊的第一批20名隊員都是清一色的“特招生”。一晃6年過去了,通過高考上來的學生讓這支足球隊逐漸壯大。這次北京理工大學隊30名球員都是在校學生,其中8名為研究生、22人為本科生,成了中國職業足壇學歷最高的球隊。由于在2001年至2004年連續3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冠軍,2003年,教育部曾以這支球隊為班底首次派隊參加了在韓國舉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金志揚擔任球隊的主教練。在那次比賽中,這支學生軍不畏強敵,從死亡之組中出線并且最終獲得了第7名的成績。這在當時被看做是一個奇跡。正是這些榮譽讓學校看到了希望,在得到一定資金支持后,北理工正式成立俱樂部出征全國足球乙級聯賽。結果,頭一次參加乙級聯賽就獲得中甲資格這在中國足壇是個奇跡。

    這支學生軍在踢聯賽的同時還得完成學業,這可是一件不輕松的事情。雖然很多在中超效力的職業球員也有所謂的大專或者是大本學歷,但他們取得學歷的路徑一般是這樣的——先到當地的運動技術學院注冊學籍,然后就等著拿畢業證了,至于學業與課程根本就是走形式而已。這支學生軍卻不是這樣,這些球員要和北理工大學的學生們一樣每天參加學習,每天晚上要參加晚自習課。在學分體制中,他們與每一個北理工學子一樣,只有完成所需要學分才能夠畢業,否則,學校是不會發給他們學歷證書的。

    當然,在北理工大學隊中的確也有球員來自北京國安二隊,他們是被俱樂部淘汰后通過高考進入北京理工大學深造的,但他們進入北京理工大學之后的主業仍然是學習。他們要和普通的理工大學學生一樣,每天去大課堂參加不同學科的選修課程,只有到了下午4時,這些球員才陸續從各個教室匯集到理工大的操場,開始進行一個半小時的足球訓練。主教練金志揚在訓練中從不加時、加量,就是擔心影響球員們的學業。訓練之后,大部分球員都要參加晚自習課,學業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學生球員的心頭。球隊里的新生們天天為最難過的“高數”頭疼不已。在訓練條件上,他們也要和普通同學們共享學校操場。球隊唯一配備的理療師和按摩師,只是一名校醫。在獲得中甲資格的慶功宴上,理工校方領導給學生軍提出要求,告訴他們明年打中甲,球員們第一任務仍然是學習。如果他們的成績不及格,學校是不會幫忙改成績的。

    可能有人會對此表示懷疑,這批隊員能夠一邊踢球一邊完成學業?也許通過北京理工校友在網上的留言,我們對他們能夠有更多的了解。一位名叫“也是校友”的網友留言:“我們校隊的隊員學習也真的很刻苦哦,原來在主樓上自習的時候還經常能碰到他們也在上自習,好像是準備四六級之類的。去年上研究生英語的時候,我的同學還有人和校隊的選到一個班的課呢。他們在學習上也許不像他們在體育上的成績那么優秀,但是都很努力哦……他們真的做的是很努力了,所以還是為他們加油吧!”

    網友“BIT-FTPunion”留言:“您問‘職業運動員有時間完成學業嗎?’這一點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他們一樣要上課,要考試,而且不比我們松多少。經常可以見他們和大家一樣上自習。他們的確只有下午3點到5點左右才能訓練,其余時間體育場要上體育課。倘若不信,你可以跟蹤一兩個球員,看看他們一天的學習生活訓練情況。”

    由于平日要上課學習,球隊用于訓練的時間并不算多,每天兩小時左右。來自國安二隊的張淼說:“現在我每天上、下午上課,下午4時之后訓練。以前,我們二隊在香河基地時,天天晚上睡不著覺,聊到很晚。現在,我是沾枕頭就睡,主要還是學習累的。有時候外出比賽,還要請班上的女同學幫著抄筆記,回來復習。” 2003年進入了北理工的劉洋說,他正在攻讀國際貿易和法學的雙學位,他最煩惱的是英語六級考試,英語六級考了兩次都差幾分不過關。楊洋表示:“我不會先考慮明年的中甲,首先要把英語六級過了。”

    球隊沖上甲級后,學業仍舊是這幫學生軍生活中的主題。校長匡鏡明說:“我已經和球隊說過了,雖然你們沖甲成功了,拿了冠軍,但是回來之后上課的進度要加快,考試照舊,標準也不能降低。你們這個冠軍的成色很高,是一個真冠軍,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的成色也不能低,絕不能拿一張假證書。”據悉,球隊的成員大都來自管理經濟學院,校方正在為球員制訂專門的輔導策略,幫助他們把落下的課補回來。這將是他們在球場之外面臨的最大難關。

    奇跡后面臨生存問題

    北理工足球隊成功晉級職業聯賽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情。這說明在高校舉辦高水平運動隊、體教結合的模式是有效的。但是,因為沖上了中甲這個中國足球第二級別的職業聯賽,北京理工大學足球俱樂部馬上要面對的就是所謂的中甲門檻:包括俱樂部的資產狀況、主體育場的標準、訓練基地的規模,甚至包括球員工資等等。對此,球隊的輔導老師付大軍表示,回京之后,俱樂部會在學校領導的主持下,邀請中國足協有關領導、教育專家、體育專家專門召開研討會。“我們會通過這樣積極的方式,使我們這支球隊、我們的俱樂部向職業化靠攏。”

    缺口是關鍵

    面對北京理工的奇跡,北京理工的校長匡鏡明表示不改校園本色,堅持以業余球隊的形式打甲級聯賽。教育部也明確表示:“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晉升中甲聯賽成功,說明高校完全可以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運動員。但是,高校成立高水平運動隊,其目的是為了給國家培養高水平的體育人才,而非培養職業運動員。”同時,教育部強調,高校辦競技運動的方向不能改變。“高校辦競技體育,不能走職業俱樂部的模式。”

    不走職業俱樂部的模式也可以,但中甲聯賽畢竟不同于乙級聯賽,據悉,北京理工隊一年只用了200萬。現在每年兩百多萬的花銷還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籌措解決,但要征戰中甲聯賽,誰來投入呢? 談到下賽季中甲資金來源問題,劉啟效(北京理工大學主管體育兼俱樂部總經理)表示:“據我所知,中甲的經費一年需要3000萬人民幣,我們學校肯定是沒有這么多的錢,只能從贊助商的身上想辦法。”他還透露,“北京理工大學有很多當大老板的校友,他們說只要我們沖上中甲就可以提供贊助,肯定出錢。現在這些只是意向,我們會在回北京后開個會來討論這件事情。”

    對于中國足協制訂的中甲準入標準,匡鏡明校長坦言自己并不是十分清楚,但他表示學校一定會按照足協的標準來建設俱樂部,達到標準。“我聽人說過,明年打中甲我們可能要投1500萬,也有人說3000萬,我必須承認,這對于我們學校來說,是一個現實的困難。”匡校長說,“此前有媒體報道我認為這筆錢不成問題,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我只能說我們會盡力去籌措這筆錢。”據了解,北理工校黨委已經召開緊急會議,對于球隊升上中甲之后的現實問題進行了討論,其中就包括如何籌錢。

    可喜的是,北京理工隊沖甲成功的消息引起很大的反響,近日,一家四川企業表示下賽季愿意為北理工提供贊助。“對我們來說,能夠打上甲級隊真的不容易,所以大家這兩天都很高興。聽到有四川的企業愿意過來談冠名,我們更高興,畢竟明年打中甲我們需要更大的資金保障,有企業愿意投入,能讓我們在征戰中甲時更得心應手。”球隊的輔導員付大軍老師說,“雙方目前只是進行了意向性的接觸,感覺還不錯。但具體的合作方式, 我們有一套比較詳盡的方案,這個得等我們比賽結束之后,這家企業跟我們學校具體負責此事的人士進一步協商。”

    不搞物質刺激

    即使資金得到解決,那么球員的補貼或工資獎金是否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今年出戰乙級聯賽,由于學校沒有單獨經費支出,因此這支學生軍是所有乙級隊中惟一沒有工資獎金的隊伍。不過,大家都沒有想到球隊會沖上中甲,因此球員當時也沒有更多的想法。“比賽勝平負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因為不涉及錢的問題,贏球沒獎金,輸了也不扣錢,我們只是為北理工而踢球,為全國大學生踢球。大家不掙錢,收入也沒有差別,即使最后真的沖進了中甲聯賽,我們也不會獲得什么物質獎勵,但我們還是要力爭進軍中甲,至少這是足球人生的一次美好經歷。”一位隊員滿懷憧憬地說。那么,現在沖甲了,球員教練工資獎金怎么辦?對此,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楊賓(學校專門管理球隊的最高負責人)表示,“我們從來不搞物質刺激。現在校方有一些想法,比如先把他們應該得到的錢放起來,等畢業時再發放,或者通過其他方式,例如上高額、長效的保險等等。雖然現在還無法定論,但總之一句話,我們的學生都是來讀書的,不是來踢球掙錢的。”

    引進洋學生解決外援問題

    到了更高水平的中甲,光靠學生軍肯定不行,如果不能引進外援,必然會制約球隊的實力和競爭力。目前學校有一個意向,從留學生球員中尋找合適的外援。北京理工大學隊曾經前往非洲參加一次和盧旺達國家隊的比賽,當時對方的主教練就是現在中國國奧的杜伊科維奇,當時條件出色的非洲球員給帶隊的金志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那些盧旺達球員當中,多數人無法前往經濟發達的歐洲國家踢球,而他們本國的貧窮又無法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提高機會。因此北京理工設想,以留學生的名義引進這些球員,讓他們在中國一邊踢球一邊學習漢語,學校解決他們在中國的一切費用。這也許是北京理工最為理想的引援計劃了。

    對此,金志揚也有同感,“如果沒有商家介入,一個大學要應付燒錢的職業聯賽肯定有困難,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是搞教學改革,因此不會花錢去買外援。怎么辦?學校可以利用留學便利,引進有一定足球特長的‘洋學生’。我曾經去意大利和巴西考察過,那里大學生聯賽水平相當高,甲A聯賽初期,國內不少俱樂部就是找的大學生外援,我們當然也可以這么干。找幾名在歐洲或者南美踢邊緣聯賽的學生球員,讓他們以學術交流方式到北理工留學。這種方式對那些非洲國家或對中國文化有興趣、又有足球一技之長的歐美人來說,還是有吸引力的。”

    引進外援是未雨綢繆,引進內援則是當務之急。由于目前北京理工隊中王強、于飛等六名中堅力量已經讀完研二,明年7月就要畢業,是否繼續踢中甲還在猶豫,所以目前球隊準備綜合考慮,讓部分隊員延長研究生的學習年限,讓他們再為理工大踢一年。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還好,球隊管理者已經有了對策,“今后我們的后備隊員將全部來自高考錄取的學生,球隊今后水平的提高,也將主要從這些學生中去挖掘,當然,我們也歡迎全國業余體校的學生們來報考我們的學校。”付大軍老師說。

    今年為備戰乙級聯賽,北理工已相應提高了足球特招新生的技能水平,在剛剛入校報到的9名大一球員中,絕大多數都有過中超二線隊訓練經歷,既然無法進入職業聯賽一線隊,那么選擇進入大學深造,未嘗不是一個好出路。“如果還在二線隊熬下去,說不定哪天我就被‘調整’了,但現在進了大學,至少保證自己以后能有一個文憑,同時還能參加乙級聯賽,兩全其美。”一位新生球員表示。

    足協放行“學生軍”

    對于中甲俱樂部的場地、基地等方面的硬件要求,匡校長表示:“本來我想我們學校就有兩塊標準場地,但聽說座位數不夠,但那也不是大問題,我們正在良鄉建設新校區,可以在那里建設新場地。”據了解,中國足協對于參加中甲聯賽的俱樂部有詳細的職業化注冊和準入標準,如何達到或者“超越”這些條條框框,將是北理工真正進軍中甲的難題。讓校方高興的是,中國足協高層特別是一把手謝亞龍給予北理工超乎尋常的關注和支持,“現在,大學校園的硬件設施已經很好了,北理工已經具備了足協要求的訓練基地的條件。下賽季,如果球隊的主場在個別硬件設施方面不符合中甲球隊標準,足協也會給予相應考慮。”

    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隸屬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由北京理工大學投資管理,與職業足球的俱樂部形式存在一定的不同。不過這并不會給他們參加明年的中甲聯賽帶來任何注冊上的麻煩。“他們能夠參加今年的中乙聯賽,就已經說明中國足協承認了北京理工的身份。”中國足協注冊辦主任馬成全說,“因此他們即便不是以俱樂部形式參加明年的中甲聯賽,也不會有注冊上的問題。”馬成全說,“同樣一個道理,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的學生們也將有資格參加明年的中甲聯賽,前提是只要他們按時注冊。”

    北京理工隊升入中甲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應該是學生。因為中甲的賽事頻繁,有時還是一周雙賽,隊員們還能夠一邊踢球一邊學習嗎?而即將畢業的學生是選擇踢球還是轉型呢?

    學生球員的抉擇

    以業余俱樂部的身份參加中乙聯賽的北京理工大學隊,已經確定明年將繼續扛起大學足球的旗幟,學生踢球的性質將不會改變。北京理工大學的校長匡鏡明表示:“這支隊的球員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們平時的成績并不差。當然,明年的中甲聯賽肯定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但是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幫他們補課,解決他們學習的困難。無論怎樣,我們不會對他們放低考試標準和學習要求。他們都是不錯的年輕人,很上進,我們會一起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盡量給他們創造一個寬松的踢球和學習環境。”

    對于大一大二的學生來說,他們還可以通過努力來彌補學習的難題,但對于即將畢業的隊員來說,卻是面臨一個抉擇,是繼續踢球還是尋找工作?正如隊員王強所言,“真沒想到球隊會真的沖甲成功,我們在沒有任何獎金的刺激下完成了很多職業球員三五年才能實現的夢想,我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自己從小踢球就是為了這一天,就是要證明自己,證明學生軍一點不比專業球員差,但現在確實面臨一個問題,我們就要畢業了,自己將在工作和踢球上作出選擇。”

    迫在眉睫的就是隊中6名在明年夏季即將告別校園的研三學生。這6名學生都是2000年整體從人大附中進入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按道理他們將在明年6月正式離開校園,步入社會。他們已經在大學校園度過了六年,隨隊參加了所有重要的比賽,奪得了四屆大學生聯賽冠軍,還兩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正是這些主力隊員的精彩表現,球隊也得以順利沖上甲級聯賽,但學校畢竟和職業俱樂部不同,球員培養的周期也只能是六七年,除非繼續讀博士,否則今后他們還能繼續以學生身份參加比賽嗎?北京理工隊隊長袁微說:“我今年才24歲,雖然在大學校園里面算是老大哥了,但放在其他俱樂部,或者說職業球隊,那是正當打的時候,我當然想繼續代表球隊打比賽,再說我也舍不得離開校園的生活。在學校一切都是美好的,今后具體怎么樣我還不知道,但學校應該會想一些辦法,畢竟沖甲成功了,我們也不可能不打。”

    一位從事學校足球教育工作的人士透露,其實在大學生足球隊參加職業聯賽的問題上,教育主管部門并不是持支持態度的,中國足協很早就提出過與教育部有關部門聯手進行大學和青少年足球培養的問題,但是目前的大學足協等機構還是不愿意與中國足協搭上關系。教育主管部門允許一些大學球隊參加中國足協組織的乙級聯賽,還是抱著鍛煉球隊的目的,但是像北理工這樣沖上了中甲的,還是在相關部門的考量之外。

    職業聯賽,還是學生軍的一個瓶頸。

    金志揚:這是一條可行之路

    “青少年足球的培養要回歸教育,我們希望走出一條成功的培養足球人才的新路。事實證明,我們是成功的。高素質的學生有高素質的表現,他們腳下的足球回歸了足球本質,學生們用自己對于足球的理解向人們展示了他們的風采和成就。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存在證明了體育回歸教育的成功,這是一條值得被推廣的可行之路。”

    本賽季中乙聯賽落下大幕,北理工隊不僅完成了沖甲這個艱巨的任務,更是一路笑到了最后,學生球員們和年過六旬的老帥金志揚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作為著名足球教練員,雖然金志揚從國家隊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但在中超球隊謀個帥位應該不成問題。他在北京理工帶隊打中乙,在很多人眼里不過是客串而已。但金志揚卻表示,明年他將繼續帶領這支球隊打中甲。

    “今年是沖上去,但保江山比打江山更難,明年我們的任務就是在中甲立足。”沖甲成功之后,金志揚在休息室里告誡全體隊員要再接再厲,不要上去后就被打下來。金志揚說:“今年我們辛苦了一年,但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明年到了中甲以后,我們的策略就要改變,肯定不能再向上提了,首先要自保,先立足以后再圖發展。”他欣慰地嘆了口氣,“只要有成績,就不怕別人不關注我們,明年肯定會有人給我們提供贊助,但關鍵是大家還要繼續努力,明年我也要加倍工作的!”

    思考 學歷不能解決中國足球之病

    足球和文憑的聯系其實并不是極為緊密,盡管歷史上有蘇格拉底這樣的博士球員,但是貝利或者馬拉多納都不過是街頭足球少年出身。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大學生的身份和文憑或者數學計算公式乃至古文修養并不能幫助中國足球提高多少水平,更應該注意的是足球運動員的素質教育。

    北京理工足球隊真的殺入中甲,成為第一支晉級職業聯賽的學生軍。學生軍打職業聯賽,這在中國足球足壇上還是首次。不過,讓我們靜心思考一下,這種模式是否值得我們提倡?隊員的素質提高,球技就能提高?難道真如金志揚所說的體育回歸教育將成為中國足球更好的發展道路?

    確實,在歷史上,日韓兩國的大學生聯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是兩國足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隨著職業化的深入,兩國聯賽中的大學生球員都在減少,國家隊中的大學生球員更是鳳毛麟角。

    日本是J1聯賽和J2聯賽為頂級聯賽,目前正在創建J3聯賽。而大學生聯賽則是獨立于職業聯賽之外的,由日本文部省和日本奧委會共同組織的,其運動員除了參加日本全國的大學生聯賽和地區聯賽外,還會代表所在的縣參加全國體育大會,類似于我們的全運會,只不過他們是每年舉行,分為春季和秋季國體。

    在大學生畢業后,他們可以選擇是否加入職業球隊。在2001年前,日本的大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所去的球隊,或者得到幾個球隊的指名選秀。但是在2002年世界杯后,由于體育人才的豐富,這一指名制逐漸解體,成為了試訓制,大學生不得不和一些俱樂部下屬的梯隊精英學校培養出來的球員競爭職業隊的位置。

    這導致了在日本J聯賽中的大學生球員的比例下降,中田英壽、稻本潤一等球員都是從精英足校里出來的球員,并沒有上過大學。而且,由于職業聯賽的誘惑,參加J聯賽進入職業球隊的球員年齡越來越小。大多數在讀完高中后就開始簽職業合同,如“怪物”平山相太就是從高中進入職業隊。目前在日本國奧隊的大名單上只有2到3人是大學生球員,還不是主力,而其余的人都只是高中畢業。不過,因為日本是高中強制性義務教育,所以球員基本上是受過基礎教育的,這一點比我國球員的個人學歷要高。

    在韓國,只有K聯賽是職業聯賽,下屬的是企業聯賽,而大學生聯賽和日本相類似。正是因為沒有下級的職業聯賽為依托,因此韓國K聯賽的人才群主要從大學生聯賽和企業聯賽中網羅,其大學生聯賽的水平和在國內的地位要遠高于日本大學生聯賽。

    韓國上一屆國奧隊中的大學生球員人數也要高于日本隊和中國隊,達到9人,像李天秀這樣沒有上過大學甚至高中就參加職業聯賽的球員很少。韓國球員擁有大學經歷的比例非常高,這是韓國的幾家大學如延世大、高麗大競爭激烈,招收體育特長生也較為積極的緣故。不過這種體育特長生的實際大學學歷有多少內容卻是不好評價的。

    其實,北理工的模式無非是中國足協看到現在的職業球員素質太差,想從大學的校園中選拔適合中國足球的有文化素質的一代來改變一下球員的整體素質。確實,素質教育永遠是最真實的話題,踢球也得先學做人,不能把職業足球運動員當作沒文化、沒素質的代名詞。正是現有的職業球員的低素質促使中國足球要在大學校園建塊試驗田的想法,但是,卻不能簡單的劃等號。拋開職業聯賽的前提建一個虛幻的烏托邦,不符合球隊的長遠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學業問題的解決。

    綜合起來說,足球和文憑的聯系其實并不是極為緊密,盡管歷史上有蘇格拉底這樣的博士球員,但是貝利或者馬拉多納都不過是街頭足球少年出身。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大學生的身份和文憑或者數學計算公式乃至古文修養并不能幫助中國足球提高多少水平,更應該注意的是足球運動員的素質教育。

分享到:

同乐城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透视牌靴价格| 百家乐怎么玩| 澳门百家乐博彩网| 百家乐详解| 钱柜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dafa8668| 爱拼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天上人间| 百家乐官网投注网站是多少| 大发888博彩娱乐城| 三公百家乐官网在线哪里可以| 威尼斯人娱乐城极好| 上市百家乐官网评论| 棋牌小游戏| 百家乐平技巧| 澳门百家乐官网网络游戏信誉怎么样| 皇冠国际现金投注| 至尊百家乐娱乐| 百家乐官网赌博筹| 百家乐官网从哪而来| 大发888是什么软件| 百家乐深圳广告| 去澳门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昭平县| 金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犹太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搓牌百家乐官网技巧| 百家乐官网游戏真钱游戏| 娱乐城开户送真钱200| 百家乐庄闲必胜打| 至尊百家乐20130201| 百家乐输了100万| 缅甸百家乐官网玩家吗| 百家乐官网游戏百家乐官网| 汉川市| 星河国际娱乐场| 美高梅娱乐| 大发888真人新浪微群| 威尼斯人娱乐场66| 真博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