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過來人”給新生面授機宜——大學生活如何才能不迷惘
發布日期:2006-11-03 閱讀次數: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11/03/content_1560951.htm
2006-11-03
實習生 馬俊巖 本報記者 劉萬永
“高中時的夢想就是考上大學,可上大學后忽然有種迷失的感覺:我該干什么呢?”
“一開學就報名參加了5個社團,校學生會、院學生會、合唱團……還要學習呢,協調不好啊!”
“開學以來瑣碎的事情太多了,活動也太多了,一點頭緒都沒有,這該怎么辦?”
走進會場前,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的楊艷平、信息技術學院的曲嘉和法學專業的舒歆帶著一連串的問號。作為大一新生,他們急于向“過來人”請教這些問題。
10月30日晚,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工作部組織“大學青春人生優秀學生報告會”,邀請6名優秀學生給新生作報告。
“當時我們宿舍住8個人,大二時他們7個都有了手機,晚上他們比誰的和弦多,我掏出從家帶來的老上海馬蹄表擰開鬧鈴,威震全場!”報告會上,李是珅樂觀、幽默的語調引來師生善意的笑聲和掌聲。
李是珅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獎學金是他主要的生活來源。各式各樣的家教,去索尼探夢會館進行趣味實驗表演獲得收入,在宿舍內推銷產品賺得外快……總之,自從入學到本科畢業,他沒有向家里要過一分錢,卡上還多出許多錢。宿舍同學戲稱:“是珅,你小子上大學就是來賺錢來了。”
曾垚,一個大學期間4次走入新的專業、才大四就被提前錄取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生的2003級本科生。
“不管大家為什么選擇現在的專業,都沒有任何混日子的理由,就算今后決定不再學這個專業,難道沒有認認真真地學過體會過,你就能夠知道自己是真正的不喜歡?”他把選擇專業比作戀愛:“牽手和分手,不都一樣要轟轟烈烈地愛過一場嗎?”
李是珅和曾垚都是今年9月學生工作處組建的北京理工大學6人優秀學生報告團的成員。6人來自不同的學院,分別在不同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他們從自己親身經歷的大學生活出發,有的講怎么學好英語,怎么用好計算機,少玩電子游戲,怎么學好自己的專業;有的講什么叫量力而為,如何處理社團活動、工作和學習的關系;有的講應該交什么樣的朋友,健康的寢室生活是什么樣的等等,幾乎涵蓋了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
“如果你認為自己學習基礎不夠好,那么在大一時你不妨堅持高中時的學習方式——咱們就三點一線怎么了!咱們先把基礎夯實,大二再去參加社團,再去談戀愛,為什么不呢!”王科是全國三好學生、理學院02級本科生,畢業后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天文系繼續深造。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劉明奇說,“將優秀畢業生對大學生活的反思和感悟展示給低年級學生,可以引導低年級學生借鑒優秀畢業生的經驗和教訓,在大學生活中少走彎路,健康成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