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北京理工大學機制改革激發(fā)科研轉化活力
發(fā)布日期:2018-07-17 供稿:北京晚報 編輯:吳楠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
原文標題:中關村沒了電腦打賣場過得如何?人家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原文鏈接: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1513486.html
中關村這三個字,早已遠超簡單的地理范疇,成為首都科技創(chuàng)新的代名詞和改革發(fā)展的金名片?!皬摹嘘P村電子一條街’到國務院批復北京市‘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試驗區(qū)’,從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qū)到全國第一個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40年來,中關村緊跟技術革命浪潮,突破體制機制束縛,走出了一條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新路子。”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表示,目前中關村企業(yè)總數超過2萬余家,上市公司320多家,獨角獸企業(yè)近70家。
創(chuàng)新發(fā)展碩果累累的背后,離不開政策的激勵和體制的改革。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關村先后實施了“國際人才20條”“9+4”項進境生物材料創(chuàng)新改革政策等,并積極加強高等院校技術轉移機構建設,成為深化改革征程上當之無愧的探路者和敢為人先的排頭兵。
先行先試“試驗田”——
實驗動物入境時間縮短一半
“進口檢驗檢疫監(jiān)管政策實施了哪些改革,從一只小白鼠入境過程的變化就能看出來。”綠通北平臺副總經理劉四海告訴記者,生物科學、基因研究等領域,實驗用小白鼠是必不可缺的生物材料,但生物材料特殊物品進出口隔離檢疫時間長、跨境物流成本貴是目前各機構研發(fā)生物制品的主要痛點,“有科研人員曾表示,在美國做科研要比中國便宜20%!”
在北京推行的新一輪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改革中,這些問題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去年底,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了“9+4”項進境生物材料創(chuàng)新改革政策,其中4項針對京津冀滬四地試行,7項源于北京國檢局在“中關村模式”上的探索。目前符合條件的進境SPF小鼠或大鼠,也就是用于做實驗的無特定病原體鼠的隔離期已由30天調整為14天,入境時間縮短了一半。
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打造的特殊物品和動植物源性生物材料“一站式”進出境檢驗檢疫公共服務平臺(北平臺)也成為進出口查驗先行先試的試驗田?!氨逼脚_由檢驗檢疫集中監(jiān)管中心、公用型保稅倉庫和聯(lián)合辦事大廳三部分組成,兼具保稅物流和檢疫集中查驗功能?!眲⑺暮1硎荆缃襁M口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抵達首都機場后,就可以直接運至北平臺,一站完成檢驗檢疫報關、查驗和放行等流程,不用像以前那樣在不同專業(yè)檢驗地點間輾轉,費力費時。
飛越突破“象牙塔”——
機制改革激發(fā)科研轉化活力
“很多好的項目,好的創(chuàng)新成果,怎么一搞產業(yè)化就不行了呢?”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戴斌感慨,此前北理工在電動汽車、數字仿真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在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等活動中均能成功應用,但創(chuàng)辦企業(yè)進行轉化經濟效益卻很一般?!拔覀兎此己笳J為,關鍵在于沒有真正調動科技人員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對此,北理工做出了大膽的探索。2016年,專門成立了技術轉移中心,注冊北京理工技術轉移有限公司作為其市場化運行平臺?!爸行暮凸尽惶兹笋R、兩塊牌子’,中心主要履行科技成果轉讓、許可和作價入股審批,公司則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這在國內高校具有開創(chuàng)性?!?/span>
“事實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的效果與轉化模式的設計緊密相關?!贝鞅笊钣懈杏|地說,中心成立兩年來,組建了理工導航、理工微電等5個學科性公司,技術入股了7家合作企業(yè),轉化科技成果60多項,引入教師和社會投資1億多元?!叭绫崩砉せ瘜W與化工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博研制的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正是在轉移中心的幫助下,去年底在合作企業(yè)轉化形成分子智能防護口罩和空氣凈化器等系列產品,并在市場熱銷。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span>
推出綠卡“直通車”——
吸引全球人才助力科技創(chuàng)新
“我沒有想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拿到中國綠卡,獲得永久居留權?!蓖ち_索夫是美國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的執(zhí)行合伙人,畢業(yè)自哈佛大學法學院。在中關村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大廳,他興奮地向記者展示自己的綠卡?!坝辛诉@張綠卡,我能和中國公民享受同樣的待遇,不但能銀行開戶、申請駕照、子女入學,還能依法參與社保,繳納公積金。”
中國綠卡曾被稱為世界上最難申請的綠卡。記者了解到,從2004年至2013年,中國綠卡總共只發(fā)出7000余張,平均每年不到1000人;但自2016年3月支持北京創(chuàng)新發(fā)展20項出入境政策正式實施到今年上半年,僅中關村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大廳就受理永久居留申請855人,長期居留許可1904人。
“我們首創(chuàng)了永久居留“直通車”機制,在中關村大街設立了全國唯一的公安部授權直接辦理永久居留業(yè)務窗口,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80天縮短至50天,為北京引進留住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了最有利的政策保障。”中關村出入境管理大隊民警陳欣欣對記者表示,推出新政以來,永久居留“直通車”共受理中關村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家屬永久居留申請共420人,占新政后永久居留受理人數的57%?!笆芾沓晒Φ娜税ㄐ∶坠究偛昧直?、聯(lián)想集團副總裁黃瑩、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魏迪等科技行業(yè)響當當的標桿人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