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聞廣播】北理工科技成果轉化,助推中關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發布日期:2018-07-17 供稿:北京新聞廣播 編輯:吳楠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
原文標題:未來已來·中關村故事 | 象牙塔走出炫酷科技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IQiSjU2PbQ2VA8hIIjfEwg
可變形的無人車在路上行駛,
人工晶體片刻就能植入眼球,
善解人意的機器人成了破案高手,
這是科幻小說嗎?
不,這正在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科研團隊開了自己的公司,
一個創意就能拿到融資,
外國科學家也能有綠卡,
這是在硅谷嗎?
不,這是在北京。
在北京,在中關村,未來已來。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報道
《未來已來,中關村故事》
第一集
《象牙塔走出的黑科技》
在中關村,一個想法怎么變成一個產品,帶動一個產業?近年來,中關村先后實施了70多項改革舉措,涉及創業支持、人才引進、企業融資等多個方面,高?!跋笱浪崩锏目蒲谐晒涍^轉化,產生了很多令人驚嘆的炫酷科技。
沒有方向盤駕駛位,外表圓潤的藍色大方盒就是百度一個星期前剛剛量產下線的全球首款無人駕駛小巴——阿波龍,這款車目前已經遠銷日本。其中的毫米波雷達就像無人車的眼睛一樣,能夠精確探測障礙物起到防撞的作用。阿波龍有110多家合作伙伴,北京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背景的理工雷科公司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個提供毫米波雷達的單位??苹玫姆N子早已種下,談及學校的科研項目一腳邁入科幻場景,雷科防務公司副總經理高立寧介紹說:
毫米波雷達用的這個頻段,我們在十年以前在學校里就開始做了,但是當時定位并不是做汽車的防撞,而是國家的一個軍用武器裝備上。所以這個技術上我們是走的很早的,大概在2014、2015年左右,投了一部分精力把這個雷達防撞的技術做軍轉民用的一個工作。
一聲爆響,3米5開外的小白兔完好無損依然活蹦亂跳。這和電影大片中爆炸沖擊波讓人飛出幾米遠的場景大相徑庭。外表看起來跟皮沙發一樣柔軟的桶竟然能讓1公斤TNT炸藥爆炸威力被束縛在內。這就是北京理工大學教師黃廣炎的研究項目——柔性防爆裝置:
剛剛實驗進行完,柔性防暴防護對沖擊波超壓是滿足對人員輕微傷以下的一個標準要求。從這個松木板來看,這上面是沒有破裂穿孔,甚至痕跡都沒有,在爆炸以后,幾乎所有的模擬的鋼珠破片能夠給它保留在原地,看到這個建筑物磚混結構,還是比較完整。
要不是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介入,這項技術很可能就被賤賣了。中心副主任陳柏強說:大家知道這個地鐵站里面有鐵疙瘩,防爆球防爆桶都是鐵的,非常笨重,有幾噸重。罐子炸碎了,最后說這個人身被破片給他傷害了。柔性防暴,它的這個重量降低80%,效果還更好。這個技術,最開始就想一兩百萬就把它賣掉得了,我們技術轉移中心讓它跟資本對接,現在像大連地鐵一百套,還有新疆機場、一帶一路的30多個國家在洽談這個出口。
中心成立兩年來,組建了理工導航、理工微電等5個學科性公司,技術入股7家合作企業,轉化科技成果60多項,金額約6000萬元。以產學研用為代表的中關村改革近年來超過了70項,助推了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