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全國人大常委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執法檢查隨行記
發布日期:2017-01-09 供稿:經濟日報 編輯:楊晶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
原文標題:沉睡的科研成果正在蘇醒——全國人大常委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執法檢查隨行記
原文鏈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6-12/22/content_320967.htm
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10.2萬件,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在此光環下,我國卻并未躋身世界頂尖的創新大國之列。一紙成果,距離實打實的生產力,究竟有多遠?為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2015年,我國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進行大修,并于當年施行。2016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隨即展開對該法實施情況的全面檢查,《經濟日報》記者隨行進行了采訪。
“松綁”先行除障礙
無論是科技成果的誕生還是轉化,其核心都在于人。然而,長期以來,囿于身份的限制,諸多科研人員無法突破體制障礙去從事成果轉化工作。
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施行之前,“在國有科研單位,出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大多擔任領導職務,無法享受激勵。于是出現了不轉化沒有人追究,一旦轉化獲得一些利益就可能會受到黨紀、政紀追究。”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姚建民告訴記者。
此外,“產品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人必須要跟過去,但身份就成了問題”,姚建民說,世界上沒有完善的產品,都是一代一代逐漸更新的,科技成果不是轉讓了就完了,科技人員必須不斷開展后續研究和創新才行。
正是看到這一點,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首先為科研人員的身份松綁。今年年初,國務院出臺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相關的免責條款。
“為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我們出臺了筆桿子創業暫行辦法,給離崗創業人員更多股份、更大決策權,并且作出規定,離崗創業人員3年內可以返回原單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戰超說,研究所出臺了《關于技術團隊離崗創業的暫行意見》,給離崗創業人員在職稱評定、人員雙向流動方面打造“溫暖創業”環境。
對于那些既做科研,又擔任領導職務的“雙肩挑”人員,今年年初國務院出臺的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也明確指出:國務院部門、單位和各地方所屬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不含內設機構)正職領導,以及上述事業單位所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單位的正職領導,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可以按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規定獲得現金獎勵,原則上不得獲取股權激勵。其他擔任領導職務的科技人員,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可以按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規定獲得現金、股份或者出資比例等獎勵和報酬。同時規定,單位領導在履行勤勉盡責義務、沒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其在科技成果定價中因科技成果轉化后續價值變化產生的決策責任。
在執法檢查中,廣大科研人員對這些“松綁”條款反響熱烈,紛紛表示這些規定有助于減少他們的顧慮和壓力,增強轉化積極性。然而,問題的解決難以一蹴而就。不少高等學校、科研機構提出意見:盡管法律下放了科技成果的國有資產管理權限,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益管理辦法也進行了相應調整,但科技成果若以入股形式實施轉化,各有關方面對國有無形資產的后續評估、考核管理的看法尚難統一,單位負責人對法律相關規定的落實存在疑慮,“持股難”“變現難”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強化激勵“動真格”
2016年10月,湖北武漢市出臺新政,調整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不僅后移納稅時點,稅率也統一調整為20%。“這項政策出臺后,極大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蔽錆h市地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政策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公司或者技術人員沒有現金流卻要繳稅,二是降低了稅負。
目光從南方移至北方?!皟H2016年上半年,就預計為企業研究開發投入減免稅額45億元,這個數字占到全國的十分之一左右?!北本┦懈笔虚L隋振江說,自2010年以來,北京市累計安排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項目統籌資金550億元,支持720個重大項目,帶動社會投資近4000億元。此外,北京市還積極落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促進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力度。
減稅、緩收,這一政策可謂戳到了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痛點。執法檢查中,就有科研機構負責人提出建議:“科研機構的無形資產作價入股后,就要開始繳稅,我們想能不能有了收益之后再繳?因為科研成果的轉化是有風險的,如果項目失敗,可能到最后都沒有一分錢收益。”
針對這個問題,今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文件對現行政策作出修改??萍疾空叻ㄒ幣c監督司司長賀德方介紹,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在今年9月出臺的101號文件中,把原規定的兩步納稅合并成一步納稅,而且是在取得現金環節納稅,或者上市了可以轉讓,或者沒上市進行股權轉讓獲得現金的時候納稅。并且特別明確科研人員和機構有選擇權,如果選擇延遲納稅,一次納稅稅率按20%。僅此一項,科技成果轉化納稅比例就由原來的40%左右下降到20%,下降幅度超過一半。
對于科研人員個人而言,更大的激勵在于“股權和獎金”。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大幅提高了對科技人員的獎勵比例,法律規定:在一項科技成果轉讓過程中,支付給科技人員的個人獎勵應不低于科技成果轉讓凈收入或者許可凈收入的50%,而在法律修改之前,這個數字僅有20%。
在此基礎上,一些地區給出了更加優厚的條件。“截至2015年底,中關村共有105項國有企業、高等學校、研究機構的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方案獲得批復,有404名科研和管理人員獲得股權,激勵總額2.17億元?!睋逭窠榻B,中關村示范區率先開展股權激勵試點,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權獎勵、股權出售、股份期權、分紅權、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方式,激發科技人員研發和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盡管種種利好出臺,但資金不足仍是目前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因素。執法檢查報告指出:在利用政府資金帶動社會投入、落實國家政策引導企業加大投入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與此同時,金融資本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社會化科技投資機構不健全,科技風險投資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累”仍是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因素。
躍躍欲試氣象新
“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出臺之后,到我們這里咨詢和辦理業務的院所高校明顯增多。”中國技術交易所總裁郭書貴說,中國技術交易所一直致力于探索促進成果轉化的新機制,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訂出臺,推出“國有科技成果掛牌交易系統”“國有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公示系統”,受到多方關注。
春江水暖鴨先知,交易機構業務的暴增,讓人感受到科技成果轉化的一江春水已泛起漣漪。從個人到集體、從高校到企業都躍躍欲試。
“法律出臺后,學校、學院、團隊、教授、研究生都受益。截至今年7月底,排隊等著成立學科性公司的就有20多個。”北京理工大學孫逢春教授介紹說,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的意義非常重大,充分調動了廣大高??蒲腥藛T的積極性。
記者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學提出了“產學研師”的合作模式,真正讓科技人員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責任主體。通過采取學??萍汲晒牍?股權激勵+教師現金入股的模式來組建學科性公司。近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創辦了11個學科性公司,轉化學校科技成果20多項,成果價值達6000多萬元,引入社會投資6500多萬元,教師現金投資6500多萬元,已有100多名教師持有學科性公司的股份。
在科技成果轉化這條康莊大道上,一方面躍躍欲試的是科技成果持有人,一方面翹首以盼的是廣大企業?!拔覀兠駹I企業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心情只有兩個字,迫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彬說:“一個企業,沒有持續的創新,就不能長久。我們企業走到今天,就是依靠著智力成果的一點點轉化?!?/p>
“我們國家優質的智力資源大多集中在高校院所,對我們企業來說,如果有很好的通道,把這些成果一點點落實,變成生產力,那是好事。我們民營企業愿意為科技成果埋單,愿意培植成果?!蓖醣蛘J為,專利的轉讓是技術成果轉化最直接的辦法。但實際上,對民營企業而言,持續的新的專利轉讓渠道還很有限。她說:“能不能有更好的渠道幫助我們了解?這是企業的迫切需求?!?/p>
良法善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以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執法檢查組指出,當務之急是抓緊完善相關配套法規和規章,有效調動各方力量,進一步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渠道,更好地發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