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期,北京理工大學將迎來第十四次黨代會,在學校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和制定“十三五”規劃大背景下,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爭創一流”步伐,黨委宣傳部推出“發展巡禮”專欄,展示學校、學院自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取得的各項成績。
學習要抓住基本知識:即不好高騖遠,而忽略基本的東西。喜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為它是建立在西藏高原上,是基盤廣大的高原上的一個高峰;假如把喜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或江淮平原上,八千公尺的孤峰是難于存在的,猶如無源之水是易于枯竭的。
——《徐特立教育文集》
2008年11月24日,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綜合樓報告廳,基礎教育學院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學習成績表彰大會隆重召開,2007級的45個班級和185名同學獲獎,此次學習成績表彰大會在同學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并對學院的學風建設和工作水平產生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學生在表彰中受到激勵,學院在學生的進步中得到發展。
八年后,2015年4月28日,北京理工大學第十四屆基礎課學習優秀獎表彰大會隆重舉行,經過仔細的成績統計、審核,來自全校2013和2014級的24個班級和405名學生分別獲得本次表彰的集體獎和個人獎。至此,基礎教育學院每學期一度的“基礎課學習優秀獎表彰”工作已經開展了14屆,累計共4672人次,395個班集體獲得表彰。
說到“表彰”的緣起,要從基礎教育學院的歷史說起。學院自2008年7月成立以來就將樹立良好學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作為學院工作的重點。學院一直致力于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質量,“基礎課表彰”就是其中重要一環,通過對一二年級骨干基礎課表彰大會的隆重召開及配套工作的開展,努力培養學生達到“尚學”、“樂學”、“善學”的境界。幾年來,全院學生在大二學期結束時,重要的基礎課程通過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尚學,打造優良學風的堅實基礎
為了貫徹落實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6+1”戰略,堅持“一切從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出發”,在低年級學生中樹立良好學風,增強學生對基礎課程的重視,倡導互幫互學的集體精神,學院已將“北京理工大學基礎課學習優秀獎表彰”作為常規工作開展,旨在獎勵在基礎課學習中刻苦勤奮、不畏困難、并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班級與個人,提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基礎課表彰分設集體與個人兩類獎項。集體獎用于表彰在基礎課學習中成績突出的班級,以自然班為考評單位;集體一等獎為上一學期內班級所修所有課程一次通過率100%,集體二等獎為上一學期內全班三門基礎骨干課一次通過率100%,且班級掛科人數低于15%。個人獎用于表彰在基礎課學習中名列前茅的學生。個人一等獎為3門骨干課均排名2%,個人二等獎為2門骨干課排名2%,個人三等獎為1門骨干課排名前2%。對于4門以上課程均達到年級前2%的學生,設立特等獎表彰。
為了起到示范效應,每一屆表彰工作都隆重召開表彰大會,為獲獎同學頒獎,并請優秀學生和集體與同學們進行經驗分享,參會的同學們在感受到榜樣力量的同時也能夠交流學習經驗,互通有無。同時,學院會制作展板、海報、招貼,懸掛于表彰會場、學院大廳、校園櫥窗等處,在校園中形成濃厚的基礎課表彰氛圍。
在全校表彰的基礎上,基礎教育學院各學部還根據自己的專業特色和學科特點,進一步挖掘成績優秀的同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的學部表彰,使得獎勵面進一步擴大,榜樣的示范效應輻射到每一個不同群體。
在群體層面,設置了“優良學風班”獎勵上學期班級成員成績門次優良率70%以上,且及格率85%以上的班級;“優良學風宿舍”,獎勵在一學期內宿舍所有四名同學全部獲得人民獎學金的宿舍;在個體層面,“學年全優獎”和“學年優良獎”分別獎勵在大一學年中所有科目成績均達到90分和80分以上的同學;“四六級高分獎”獎勵在上一學期四級成績620以上,六級成績550以上的優秀同學;“飛躍進步獎”獎勵成績比上一學期進步名次大于專業人數30%的同學;“學科競賽先鋒獎”獎勵參加校級以上學術競賽比賽并獲獎的同學。在特定群體獎勵方面,“黨員先鋒獎”表彰加權成績排名前10%,并且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能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勤學獎”獎勵上一學期不及格科目在兩科以內的少數民族學生(限西藏、新疆內地班學生);“優秀國防生”獎勵學期成績優良率在70%以上、排名前10%的同學;“學生領袖獎”獎勵品學兼優并且在學部以上級學生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學生干部。
截至目前,各學部表彰共計開展13次,表彰個人1393人次,宿舍85間次,班級38個。
樂學,助推優良學風的動力
為了鼓勵同學們學好基礎課,培養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優良學風和作風,學院在大力進行表彰的同時,為每個獲獎班級和個人精心挑選一套圖書。在圖書的選擇方面,學院一直秉承著“品讀經典,啟迪人生”的原則,基礎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張青山教授強調,讀書既可以修身亦可以養性,人類文明的璀璨精華皆可在書中一一觸及,希望同學們通過讀書不斷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自覺和精神共鳴,進一步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學院所選擇的圖書內容涉獵廣泛,但無一不是該類別中的經典之作。在國學著作方面,選擇了《論語》《道德經》《三字經》《原本大學微言》等經典作品,以提升同學們的文化素養;在優秀文學作品中,推薦了《平凡的世界》、《曾國藩家書》等流傳廣泛、影響深遠的好書,讓同學們透過經典,審視自身;在傳記紀實類圖書中,為同學們選擇了《毛澤東傳》《鄧小平時代》《南渡北歸》等優秀作品,希望同學們不忘歷史,珍惜現在。同樣,學院也大力推薦了《拆掉思維里的墻》和《你的降落傘是什么顏色》等于關于大學生自身發展和生涯規劃的系列圖書,幫助同學們在大學期間更好的進行自我成長和完善。
張青山院長在2015年第十四屆表彰中特別推薦了《曾國藩家書》,他認為,該書是曾國藩當年任職期間書寫的家信,鼓勵家人“有識、有志、有恒”“人貴從吃苦中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必讀之書。
善學,實現優良學風的途徑
《禮記•學記》:“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達到“善學”的境界,才能夠事半功倍。如果說樂學是“發展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愿望和能力”的前提,那么,善學就是要幫學生找到“發展自主獲取知識的愿望和能力”的途徑。
為了幫助同學們實現“善學”之境界,每一屆的表彰大會都邀請一、二年級的學習委員和主要班級干部參會,以達到傳遞優秀學習經驗,促進班級學風優良發展的目的。而獲獎班級和個人的經驗之談,也的確能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2013級的詹潔同學,在第十二屆表彰中獲得二等獎,第十三屆表彰中獲得特等獎,她在與同學們分享經驗時給同學們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她建議同學們在學習上要重視課本的作用,踏實實地看看書,認真去上每一節課,合理分配時間去學習而不是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在生活上,要把快樂學習和快樂生活作為大學追求的兩個目標,因為學習知識不只是為未來工作做積累,而是理解大自然,感受生活的一種方式,當把學習真正轉化為生活中的樂趣的時候,大學也就更加充實和富有意義了。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班)0172130班,在第十三屆和十四屆表彰中均獲得一等獎,全班在一學年內無一人掛科,據班長介紹,他們自建班以來,便一直實行基礎課簽到制度,學習委員負責大家基礎課的簽到,對無故翹課的同學予以特別關注,以保證班集體不落下每一位同學。同時,班級同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同學積極走出宿舍,去圖書館或教學樓進行自習。每位同學堅持著“預習-學習-復習”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在課上認真聽講,并在課下及時復習。
同樣獲得集體一等獎的電子信息工程(信息與信號處理方向)05111351班,在介紹經驗時談到,班里建立學科負責人制度,打造了“學委-學科負責人-普通同學”的遞進管理體系。每個學科都安排一到兩個學科負責人,他們都是成績優秀善于講解的同學,負責制定該學科的班級學習計劃,幫助同學們解答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樣保證班級優秀資源能夠共享,做到分工明確,全面覆蓋。學委帶領各負責人開會商討學習計劃,搜集整理課件資料,然后給同學們印發講解。
同樣,獲得表彰的同學們也在各門課程中積極發揮著作用。學院積極向學業指導中心推薦優秀的基礎課小導師,豐富學業指導中心的導師庫,根據每學期課程進度,協調小導師時間的時間與場地,組織相應課程輔導工作的開展,以保證基礎課程的通過率。積極動員獲獎同學在班級、學部內進行“學業一幫一”、“骨干課串講”等工作,曾獲得12屆二等獎、14屆三等獎的2013級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夏曉麗同學在年級中進行大學物理II等科目串講、并重點幫助班級中成績落后的同學進行多次學業輔導,均取得了良好效果?;A教育學院先鋒社組織“學霸帶你飛”,利用優秀資源進行骨干課程輔導。
基礎課是大學根基,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的關鍵性課程,它承擔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訓,而這些知識和技能正是后續專業學習與應用的基本語言、工具和方法論。
基礎教育學院在學校基礎課建設、學風推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學院將為提升我校本科生學習質量,保障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創新實習基地,為學校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