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黨支部基本概況
1、黨支部成員基本情況
自動化學院導航制導與控制研究所黨支部共有黨員12人,其中青年教師黨員有10人,占80%以上。研究所共有教師23人,其中青年教師有15人,占65%以上,在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有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人員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3人。
2、黨支部的特點
導航制導與控制研究所黨支部按類型屬于科研型黨支部,黨支部的核心工作是科研工作,此外也承擔了部分本科教學、研究生教學、學科建設以及985及211工程平臺建設等多方面的工作。研究所目前承擔了基礎理論研究(國家自然基金、總裝預研基金等)、應用基礎研究(國防973及軍口863項目等)、應用研究(總裝預研項目)、國防型號研制、軍品生產等多個層次類別的科研及生產任務。目前,研究所總共承擔科研項目40余項,每年研究所到校科研經費近億元左右,為學校和學院科研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二、黨支部活動開展情況
黨支部屬于科研型黨支部,圍繞研究所的核心工作即科研工作,同時為了促進青年教師又快又好地發展,黨支部確立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師國防科研創新能力”的活動主題,活動思路是圍繞活動主題開展形式靈活多樣、貼近教師工作實際、黨員和群眾共同參與、注重實效的黨支部活動,從而進一步增強黨員主體意識和服務意識,激發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更好地促進和推動各項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1、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活動
導航制導與控制研究所黨支部的青年教師馬宏賓教授牽頭組織了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活動,邀請學院一批具有海外背景、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承擔重要科研項目的優秀青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該沙龍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大家既開闊了視野,又達到了相互取長補短的效果,同時,借此機會大家還進行了思想和熱點問題交流,放松了身心,減輕了工作壓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促進青年教師國際化進程
研究所和黨支部根據學校發展形勢和自身具體工作特點,提出了一些促進青年教師國際化的想法和舉措。首先,鼓勵青年教師利用公派出國進修和做訪問學者等機會進行出國學習,目前研究所已和法國、俄羅斯、新加坡等相關科研機構和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雙方開展了學術互訪和技術交流合作;其次,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出國參加有影響的國際學術會議,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與探討;第三,研究所和黨支部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本科專業國際化建設,選用英文原版教材,進行全英文授課,積極與國際接軌,從而提升我校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青年教師通過國際交流既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又找到了差距,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3、開展老中青和諧互助活動
每年中秋國慶以及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日,研究所和黨支部一起組織新年聯歡會、茶話會等活動,為青年教師和退休老教師們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一方面慰問關心老教師們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力所能及地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為老教師們排憂解難;另一方面老教師們也毫無保留地傳授豐富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經驗,充分發揮老教師們的業務優勢和經驗優勢。有些老教師們還親自參與本科設計指導、研究生開題指導以及發表學術論文方面的指導工作。研究所已形成老中青和諧互助共同成長奮斗的良好氛圍,密切了黨員群眾聯系,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老教師們艱苦創業搞科研的榜樣楷模作用在青年教師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激勵著年輕人不斷去勇于探索和超越。
4、弘揚“艱苦奮斗、獻身國防”精神活動
當前,國際形勢日益嚴峻復雜,提升我國軍事綜合實力是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青年教師們深知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在承擔的國防任務中精益求精,高標準嚴要求,盡最大努力提高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不斷縮小與國外的差距。研究所是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團結和諧、具有創新能力的科研團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技術創新的氛圍。在國防科研項目關鍵技術的攻關中,許多教師能夠勇于承擔難度大、時間緊的科研攻關任務,放棄了大量節假日的休息時間,一心撲到科研工作中去。由于國防型號項目的特殊性,有時要到環境條件十分惡劣的地方進行靶場的寒區和熱區試驗,經常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冷室外環境下或者40多度的高溫暴曬環境下進行產品測試和試驗,老師們克服了重重困難,不叫苦不叫累,高質量完成了試驗任務。
研究所教師在從事國防科研工作中真正發揚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追求卓越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事業心,黨員同志在關鍵和困難時刻,能夠沖鋒在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支部在研究所的各項工作中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
5、積極努力培養和服務學生
青年教師黨員具有很強的奉獻和服務意識,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同時,還拿出相當的精力和時間用于培養和指導學生,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工作和生活經驗跟學生分享,幫助學生少走彎路。研究所部分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學院推行的“本科生導師制”,在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工程實踐活動、科技競賽、考研、就業等方面及時給予許多有益的指導和建議,積極鼓勵和指導大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活動。黨支部的馬宏斌和楊毅等老師帶領學生組成無人車車隊參加了2012年“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由馬宏賓教授指導的北京理工大學“Traveler”隊參加了2012年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總決賽,最終榮獲二等獎。此外,2013-2014年期間,馬宏斌和楊毅等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及全國高校智能車挑戰賽等競賽活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三、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導航制導與控制研究所黨支部圍繞“全面提升青年教師國防科研創新能力”的活動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形式靈活多樣的支部活動,使青年教師在理想信念、吃苦奉獻精神、創新意識、科研學術水平、服務學生意識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極大地促進了研究所各項工作水平的提升,近年來研究所在科研成果、學術論文、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科研平臺建設、黨支部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研究所承擔的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及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12年5月,“地面無人移動平臺運動控制與導航技術研究”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以優秀成績通過驗收。2012年10月,“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優秀成績通過驗收;2011年,黨支部被北京理工大學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理工先鋒”優秀黨支部。2012年,黨支部榮獲北京高校“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基層黨組織。2013年,黨支部被北京理工大學評為 “理工先鋒”優秀黨支部,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優秀黨支部創新案例獎。
附件:
照片1說明: 黨支部的馬宏賓老師牽頭組織了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
照片2說明:
黨支部和研究所的領導組織支部成員和教師一起召開座談會,邀請學院領導一起討論研究所和黨支部的發展建設規劃。
照片3說明:
黨支部的馬宏斌和楊毅等老師帶領學生組成無人車車隊參加了2012年“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
(審核:$curArticle.audit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