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這個夏天,夢想從這里啟航
——北京理工大學航模隊暑期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紀實
發布日期:2019-08-21 供稿:宇航學院 攝影:宇航學院
編輯:鐘艷玲 審核:張忱 王征 閱讀次數:
電動滑翔機起飛瞬間
隨著螺旋槳扇動空氣的聲響,一架電動滑翔機輕盈起飛,載著宇航人的夢想,直向藍天……
夏季學期伊始,北京理工大學航模隊成立了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團,45名隊員轉戰宇航科技創新實踐基地,從課堂學習轉入創新實踐,集中開展專項集訓,專題攻克技術難題。在2019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CADC)選拔賽(南京站)中,北京理工大學航模隊獲得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以團體第六名順利晉級今年10月的決賽。
勇于挑戰自我,同心共筑飛天夢。為確保賽事所用飛機在質和量上都達到參賽要求,在29天的集訓中,從圖紙設計、零件加工、模型總裝,到試飛驗證,對每一個細節都精雕細琢。隊員們經常為了一個結構設計、為了一個控制參數反復討論,以求最優。早出晚歸、加班加點是隊員們暑期學期的日程表,烈日灼曬、風吹雨淋是技術突破的試金石,他們為了筑夢藍天將拼搏與汗水留在了這個炎炎夏日。
理論聯系實際,實踐創新求真知。隊員們主動將所學的力學知識應用于模型減重、提高載運,將控制理論轉化為無人機航跡穩定、姿態可控。通過創新實踐,不僅提高了隊員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檢驗了課堂學習成果。在本學期的材料力學課程中,航模隊有一半成員成績在90分以上,更有三名同學獲得滿分。參與科技創新幫助隊員們激發了科技創新潛能,提高了實踐探索意識,為日后學習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付出收獲榮譽,千錘百煉遨藍天。7月21日至22日的南京站選拔賽,云集了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42所高校參賽。規則調整、賽程壓縮、高手云集,航模隊面臨新要求和新挑戰。剛到駐地,隊員們便立即開展賽前適應性訓練,聚商備賽策略,完善調試模型,以最好狀態迎接比賽。北京理工大學聶明卿機組在限距載重空投組比賽中,不到1千克的空機質量成功投放5千克載重,憑借結構上的絕對優勢獲得一等獎。劉睿機組獲限矩載運空投組三等獎,韓譯輝機組獲模型火箭運載與返回組三等獎。比賽中雖遇突發狀況,但憑借賽前的充分準備和隊員的靈活應對均一一化解,航模隊最終獲得團體第六名。
踏新程再出發,奮斗青春最美麗。對所有參加暑期航模隊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的隊員來說,科創之路漫漫修遠,選拔賽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一架架航模承載了隊員們胸懷寰宇的夢想,在藍天留下了閃亮的航跡;一塊塊獎牌記錄了隊員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激勵自己和后來人再創輝煌。在本次創新實踐中,每一位忘我備賽的隊員都更加堅定了求學報國、實踐立功的志向,探索實踐著“奮斗幸福觀”精神內涵,展現了北理工時代新人的精神風貌。
北京理工大學航模隊成立于2001年,是校級學生科技創新社團。自成立以來,在學校和宇航學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依托學院科研實力和學科優勢,將科學研究與學生創新實踐活動深度融合,多次在國內外高水平競賽為學校爭得榮譽,為學院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提供支撐,走出一條秉承北理工精神、具有宇航特色的科技創新道路。通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淀,學院注重吸納不同專業學生廣泛參與科技創新,引導本碩博不同學歷學生自發開展“傳幫帶”,探索學生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科研活動反哺學生創新素質提升的良性循環培養模式,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