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大講堂】西安交通大學馬恩教授來北理工作學術報告
發(fā)布日期:2023-10-09 供稿:校科協(xié) 攝影:校科協(xié)
編輯:顧晨雪 審核:胡晗 閱讀次數(shù):9月28日,北京理工大學百家大講堂在5號教學樓1011舉行。本次報告由北京理工大學主辦,材料學院、??茀f(xié)與沖擊環(huán)境材料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承辦,邀請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馬恩教授為主講嘉賓。來自材料學院、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和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等學院的60余名師生參加。材料學院薛云飛教授主持報告。
近年來涌現(xiàn)的高熵合金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單一主元為基礎的合金設計理念,為材料力學性能調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眾多領域有著重要應用前景。報告中,馬恩教授通過10個問題循序漸進地闡述了高熵合金在原子尺度與傳統(tǒng)合金的結構差異,在此基礎上詳細論述了這種結構差異為高熵合金賦予的微觀尺度的變形機制特點,以及其在介觀、宏觀尺度的力學性能特點。在互動環(huán)節(jié),馬恩教授與在場師生圍繞不同結構類型高熵合金的變形機制、高熵合金的化學局域有序結構特征、高熵合金的原子尺度結構表征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附主講人介紹:
馬恩教授是亞穩(wěn)態(tài)領域的材料科學家、資深學者。學士、碩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博士為清華大學與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聯(lián)合培養(yǎng)。現(xiàn)任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1998-2020年期間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是非晶材料、納米結構合金等領域國際著名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在揭示這些遠離平衡態(tài)材料微觀結構及其與性能的關系方面做出了許多開創(chuàng)性工作。共發(fā)表學術論文402篇,其中30篇發(fā)表在Science和Nature (含其大子刊Nature Materials,Nature Review Materials和Nature Electronics) 上。論文已被引用約5萬7千次(Google Scholars),單篇最高約3700次,h因子為120。多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在國際重要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153次,并受邀在大學、研究所等學術單位做報告103次。先后當選為ASM International(前身為美國金屬學會), APS(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美國物理學會), MRS(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國際材料研究學會), TMS(The Minerals, Metals and Materials Society,美國礦物、金屬和材料學會)等國際著名大型專業(yè)學會的會士(Fellow)。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