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與智慧應急”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召開
發布日期:2020-11-17 供稿:兵器學科特區辦 攝影:黨委宣傳部 郭強
編輯:張宇 審核:徐豫新 閱讀次數:為進一步落實城市安全防控與應急救援重大議題,培育相關領域的優秀青年科研人員,11月14日,“城市安全與智慧應急”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市遠望樓賓館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兵工學會、北京市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主辦,北京理工大學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特區、爆炸防護與應急處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承辦。
中國兵工學會副秘書長瞿雁冰,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張虹,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特區主任王曉鋒,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王博,中國兵工學會學會工作部主任孫巖,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相關負責人等出席論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應急管理部的80余位青年科學家參加論壇。開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學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特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豫新主持。
瞿雁冰代表中國兵工學會向各位領導、嘉賓和青年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結合當前國內外局勢、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公共安全等方面內容,希望青年學者在城市安全與智慧應急領域勇挑重擔、敢于創新,并表示兵工學會將為各位學者們提供助力,共同提升我國應急管理現代化水平。
張虹介紹了市科委和北理工共建北京市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的相關情況,提出不斷提升城市安全與應急管理能力是北京市重點關注的課題。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迅速發展,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希望青年學者通過本次論壇,增進學術交流,加強協同創新,促進成果轉化,共同為城市發展和治理能力提升做出新的貢獻。
王曉鋒致辭。他談到,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加快完善安全發展機制是城市安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新形勢新需求,北京理工大學將持續為公共安全與應急技術研究提供廣闊的科研平臺,通過理論、技術、裝備、平臺等一體化研究,為形成高效智能的城市綜合減災系統,綜合提升城市風險防控能力貢獻力量。
在特邀報告階段,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李湖生副總工程師、北京理工大學錢新明教授、北京理工大學黃廣炎教授、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翁文國教授、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史聰靈教授級高工、北京城市系統工程研究中心朱偉研究員、江蘇省社會公共安全科技協同創新中心胡晰遠教授、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金展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付明研究員、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郭聳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袁夢琦副教授11名專家分別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下午,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國兵器集團第208研究所、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等30余家公共安全行業權威研究單位的67位青年專家,圍繞“城市危險預防與控制”“城市運行安全與保障”“城市災害預警與應急”“城市智慧安防與處置”四個討論主題分場地討論。與會的各位青年學者就各自領域的前沿技術、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分論壇主席由北京理工大學黃廣炎教授、清華大學翁文國教授、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史聰靈教授級高工與南京理工大學錢華研究員擔任。分論壇主席與各位青年學者就各自主題進行了充分研討。
本次論壇圍繞“城市安全與智慧應急”主題,展開了形式發散、個性化、辯論式的討論和交流。與會專家紛紛表示,本次論壇是一場科學技術交流的盛會,是一場安全工程創新的盛會,是一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合作的盛會。
各位與會青年專家通過熱烈地探討、思想碰撞,提出了關于城市安全與智慧應急相關領域的發展新思路,研討形成了系列化的高水平建議,并將報送國家有關部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