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與反應流國際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行
發布日期:2019-11-05 供稿:機電學院重點實驗室 攝影:機電學院重點實驗室
編輯:梁蕊 審核:王偉 閱讀次數:由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外合作交流活動基金資助,北京理工大學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安全與防護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爆炸與反應流國際研討會”于11月1日至3日在北京成功召開。公共安全學會副秘書長疏學明和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副院長張建國分別致歡迎詞,對前來參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開幕式由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成主持。
該會議為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系列會議,是目前爆轟物理和爆炸安全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學術會議。本次會議邀請了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Hong Hao教授,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副主席、波蘭科學院院士Piotr Wolanski教授,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爆炸動力學實驗室主任Mike Kuznetsov教授,日本爆炸學會主任Koichi Hayashi教授,巴黎東大Ahmed Mebarki教授分別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俄羅斯科學院沖擊波實驗室主任Aleksandr Yu. Dolgoborodov教授,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Guoxing Lu教授,白俄羅斯傳熱傳質研究院Pavel N. Krivosheyev教授,日本炸藥協會執行主任、橫濱國立大學Kazuhiro Ishii教授,英國華威大學Jennifer X Wen教授,斯洛文尼亞馬里博爾大學副校長Zoran Ren教授等22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做了內容豐富的邀請報告。這些報告緊密結合重大工程應用和國際學科發展前沿,集中反映了國際上近年來在爆轟波/爆燃波動力學、氣體與粉塵爆炸、化學反應動力學、爆炸災害效應、爆炸防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爆炸與反應流國際研討會旨在為從事爆轟物理、結構動態響應和爆炸安全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多學科交叉的學術交流合作平臺,促進相關學科的創新發展。本次會議來自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波蘭、日本、白俄羅斯、斯洛文尼亞、中國等10余個國家的8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與會學者提問踴躍,討論熱烈,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