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雪城大學Tapan K. Sarkar教授赴北理工進行學術交流
發布日期:2019-08-22 供稿:信息與電子學院 攝影:信息與電子學院
編輯:曹安琪 審核:司黎明 閱讀次數:8月19日上午,IEEE Life Fellow、美國雪城大學教授Tapan K. Sarkar應邀到我校信息與電子學院參觀訪問,并在信息科學實驗樓205會議室作了題為《A Brief History of the Early Evolution of Radar》的學術報告。
報告由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楊小鵬教授主持,信息與電子學院雷達技術研究所教師以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等30余人聆聽了Tapan K. Sarkar教授的精彩報告。
Tapan K. Sarkar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早期雷達技術在德國、英國以及美國等國家的發展歷史,分析了各個國家對雷達技術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探討了雷達器件的發展演變過程。報告結束后,Tapan K. Sarkar教授與在座的師生們就雷達技術的發展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楊小鵬教授還就雷達在中國的發展歷史為大家進行了詳細的解讀。Tapan K. Sarkar教授的報告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給在場師生帶來了一場頂級的學術盛宴。
附報告人簡介:
Tapan K. Sarkar在1969年于印度理工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在1971年于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并于1975年在美國雪城大學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Sarkar教授在1975-1976年在通用儀器公司TACO部門工作。1976-1985年,Sarkar教授在紐約羅徹斯特理工學院工作。1977-1978年,他擔任哈佛大學戈登·麥凱實驗室研究員。現任雪城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電磁學,自適應信號處理。Sarkar教授已發表超過400篇期刊論文,大量會議論文以及15本學術專著。
Sarkar教授是紐約注冊專業工程師。他分別于1996和1998年在雪城大學獲得了工程研究獎和Chancellor’s Citation。Sarkar教授是2014年IEEE 天線與傳播技術學會主席,并且是2020年IEEE電磁學領域獎項獲得人。
Sarkar教授分別于1998年、2004年和2012年獲得法國布萊斯帕斯卡大學、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和芬蘭阿爾托大學的名譽博士,2000年獲得法國克萊蒙-費朗友好獎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