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法學院舉辦“法律碩士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研討會
發布日期:2020-12-21 供稿:法學院 攝影:法學院
編輯:于璐 審核:張瑜 閱讀次數:12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國際交流大廈三層報告廳召開。來自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阿里巴巴集團和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等三十多家實務部門的校外導師和一百多位法學院師生出席了會議。會議開幕式由法學院黨委書記張瑜主持。
法學院院長李壽平教授致歡迎詞。他講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挑戰,但我校各項辦學指標穩步上升,法學院各項工作也得到穩步推進,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和網信產業促進會等平臺建設成績明顯,人才培養的特色突出。北理工法學學科的發展期待校外導師全方位、全過程的參與教學、科研和專業實踐,充分發揮雙導師制的作用。海淀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張鋼成代表校外導師致辭。他認為,法學院培養高質量的法治人才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北理工法學院能夠進一步探索人才培養方式,為學生和校外導師搭建深度交流平臺。法學院副院長孫天全從法律碩士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式、教學改革三個方面向與會師生介紹了法律碩士的培養情況。學院通過建設智能科技法等兩大特色課程群引領課程體系改革,依托高層次學科平臺建設加強教學模式改革,并且通過實體法和程序法“雙師同堂”、校內外導師聯合主講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會議主題發言分為“法律碩士培養環節中的問題與對策”“法律職業生涯規劃與法律碩士培養”和“特色法治人才培養”三個環節依次展開。第一環節主題發言由法學院教授齊延平主持,校內外導師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實踐領域暢所欲言,深入探討了校外導師與學生互動機制的制度化、法律碩士專業培養開設家事法方向、法律碩士培養需強調實踐性等問題,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第二環節主題發言由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郭德忠主持,圍繞法律碩士培養與司法實踐應用的對接化、如何發揮校外導師優勢、新形勢下法律職業的未來、法科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與引導等問題展開探討。第三環節主題發言由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民商法研究所所長趙秀梅主持,校內外導師圍繞知識產權學科建設、智慧司法背景下法律碩士培養轉型等特色培養問題暢談了自己的想法。六位與談人分別從教學和實務角度就主講人的發言進一步分享了觀點。
本次研討會上,校內外導師濟濟一堂,共同為法學院的法律碩士培養獻計獻策,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這次會議為導師們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臺,也為同學們提供了近距離集中聆聽法學教授和實務名家授業解惑的寶貴機會。這是法學院與法律實務部門合作培養法律碩士的成功機制,也將繼續為法律碩士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