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舉辦“北京幾何日”活動
發布日期:2025-04-08 供稿:數學與統計學院 攝影:數學與統計學院
編輯:王歡 審核:張希承 閱讀次數:為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高質量推進基礎學科建設,4月5日,北京理工大學舉辦“北京幾何日(Beijing Geometry Day)”第十一次會議,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的190余位專家學者和學生參加活動。
會前,校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會見了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田剛,首都師范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復全。張軍指出,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開展自然科學教學與研究的專門機構。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各項關鍵辦學指標創歷史新高,學校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他強調,北理工高度重視數學類學科建設,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持續推進基礎學科發展邁上新臺階。
田剛、方復全對北理工的精心籌辦表示感謝,高度評價了北理工在數學領域的學科布局與創新成果,希望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北京高校數學類學科協同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上,田剛,方復全,數學與統計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希承作大會致辭。田剛回顧了“北京幾何日”的創辦初衷,表示該系列會議已成為幾何學研究常態化交流的重要機制,期待有更多高水平成果通過這一平臺涌現。方復全強調,幾何學作為數學的核心分支,正與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產生深度交叉,青年學者應勇于探索前沿問題,推動學科融合創新。張希承介紹了北理工數學學科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近年來在幾何分析、子流形幾何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會議聚焦幾何分析、低維拓撲、復幾何等展開了學術研討。中科院數學所何思奇,北京大學謝羿、周易、梁睿明,清華大學王高明和復旦大學周樸淳等6位青年學者依次作大會報告,圍繞特殊拉格朗日子流形、弧的嵌入空間與四維流形的映射類群、具有夾緊Ricci曲率的緊致子流形、非緊阿貝爾纖維化三維流形上的完備Calabi-Yau度量、具有平均凸邊界的三維流形的分裂定理、無限圓盤三角剖分上的組合里奇流等前沿課題進行分享。
本次“北京幾何日”活動,為青年學者提供了展示才華、交流學習、成長成才的良好平臺,對提升學校影響力、推動數學學科協同創新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