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
發布日期:2023-06-05 供稿: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攝影: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編輯:曹華偉 審核:王亞斌 閱讀次數:近期,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多場學術報告活動,邀請了香港城市大學張華教授、張其春教授和張開黎教授,香港大學陸洋教授,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賈賀研究員,清華大學任祝寅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高杰助理教授等7名專家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術報告,共吸引來自北京理工大學、海軍工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燕山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等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所600余名師生聆聽。
報告中,張華詳細介紹了團隊近年來對納米材料相工程(PEN)的研究,特別是對具有非常規相的新型納米材料的合理設計和合成,以及各種有前景的應用;張其春重點介紹了新型COFs的制備及其在光電器件中的各種應用的最新進展;張開黎主要介紹了課題組在一維CuO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含能和儲能領域的應用方面的研究,著重介紹了近年來在CuO納米線應用于超級電容器研究方面的工作;陸洋探討了如何將微點陣超材料與微/納尺度效應多組元高/中熵合金(HEA/MEA)相結合,從而產生具有優越和可調機械性能的金屬點陣材料,以及如何設計、制造和應用基于仿生概念設計的新型多功能力學超材料;賈賀提出了超聲速降落傘減速面臨和急需解決的三個新挑戰,并深入開展了相關的關鍵技術攻關;任祝寅結合發動機數字孿生的需求,介紹了機器學習在湍流燃燒高保真數值模擬和性能優化的相關研究進展,包括基于機器學習方法的化學反應機理優化與替代、火焰特征識別和燃燒建模、基于活性子空間的不確定性量化、和燃燒不穩定性預測與控制等內容;高杰介紹為解決傳統分段式設計方法中,結構CAD幾何、CAE分析與拓撲優化相互割裂的重大問題,在拓撲優化中通過引入可融合結構CAD幾何與CAE分析一體化等幾何分析關鍵技術,針對以“等幾何拓撲優化方法”為核心建立的“優化驅動的CAD與CAE一體化設計技術”展開了深入介紹。
這些報告涉及納米材料、新型COFs、微點陣超材料、湍流燃燒、機器學習、幾何拓撲優化等領域,各位專家將自己與團隊的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交流,既拓展了廣大師生的知識面,也激發了大家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濃厚興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