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北京理工大學空間法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發布日期:2024-12-18 供稿:法學院 張昕怡 攝影:黨委宣傳部 郭強
編輯:于璐 審核:劉存福 閱讀次數:12月15日,第五屆北京理工大學空間法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本次研討會主題為“新科技時代外空全球治理面臨的挑戰與出路”,來自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國際空間法學會等國際組織以及中國、英國、阿聯酋、泰國等國家相關政府部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數十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李壽平表示,在當前外空領域空天一體化發展、外空商業利用等背景下,應重點關注臨近空間的應用、航天數據跨境流動帶來的數據安全問題、月球科研站建設等重要問題。
中國空間法學會秘書長趙春潮表示,航天科技的發展催生了規模愈增、日益頻繁的空間活動,對全球外空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對現有規則體系提出了新挑戰。他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共同為實現和平利用外空、增進人類福祉、推動構建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研討會主旨報告環節由北京理工大學空天政策與法律研究院副院長楊寬主持。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蘇金遠、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法律顧問劉欣燕、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俄法學比較研究中心主任尹玉海分別作主旨報告。
研討會主題報告環節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夏春利副教授主持。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蔡高強、英國杜倫大學講師Percy Judkins Blount、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杜輝、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教授蔣圣力分別作主題作報告;第二單元由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李華副教授主持。泰國皇太后大學法學院講師SuwijakChandaphan、暨南大學副教授陳志杰、深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龍杰、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博士研究生余佳穎依次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圓桌論壇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雷益丹副教授主持,中國航天標準化研究所室主任泉浩芳、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楊志濤、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唐雅、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講師聶晶晶分別發言。
本次研討會圍繞“新科技時代外空全球治理面臨的挑戰與出路”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專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探討了在新科技時代外空全球治理面臨的重要前沿問題。
北京理工大學空間法國際研討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從第一屆研討會舉辦至今已近10年。研討會通過搭建外空領域技術專家與法學專家的交流平臺,提升空間科技與法律研究的交叉融合,促進空間法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學科發展,提升北理工空間法學科的國際影響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