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官网

首頁» 新聞網» 媒體北理» 媒體人物

深夜里,4002教室的“燈”依然亮著


原文標題:深夜里,4002教室的“燈”依然亮著

原文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11/20/content_572928.htm?div=-1

  當時針劃過午夜12點,校園歸寂于又一個凌晨。一位耄耋老者,一群青年學子,走出教學樓,在相伴而行的路上,仍然不停地討論著實驗中的難題,這既是一天的結束,也是新一天的開始。

  這一幕,在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里天天上演,老者熟悉的身影,曾刷屏過北理工師生的朋友圈。這位每天陪伴學子們勤奮學習的慈善師長,就是該校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創始人、84歲高齡教授張忠廉。

  從青絲到華發,張忠廉與北理工相伴,至今已63載。很多學生說,張忠廉的身上有“延安根、軍工魂”的紅色基因。他走在校園里的樣子,就像一盞照亮學子前行的明燈。

  “黨和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1956年,21歲的張忠廉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工業學院坦克制造專業。入校后不久,因國防建設需要,張忠廉與200余名同學一起,轉入無線電系雷達專業。4年后,因國防科技事業和學校發展需要,張忠廉提前畢業留校,成為一名青年教師。

  留校工作后,張忠廉的教學科研方向是火箭儀器儀表和傳感器,并負責主持相關實驗室建設工作。但在1962年9月,他又一次因國家需要改變科研方向,開始對夜視技術和光電成像技術進行研究,并擔任實驗室主任。從坦克到無線電,從火箭儀器儀表到夜視技術,張忠廉說:“作為一名北理工人,黨和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在課堂上,張忠廉經常將學生組織起來,鼓勵大家以小組形式研究一個項目、一個問題,互相討論,培養大家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習質量。

  上世紀,學校無線電系優秀教師厲寬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著張忠廉。“厲老師講課思路清晰、知識系統詳盡,每次上課他都會很認真地板書,并要求學生做好筆記,一節課下來,黑板幾乎成了‘白板’。厲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總能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針對性教學。”張忠廉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受益匪淺,而“以學生為中心”的為師之道,也深深地扎根進他的心中。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北理工開始實施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教學改革。張忠廉面向全系開設了“儀器儀表電子學實驗技術”必修課,在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這門課應該算是后來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的前身。”回憶當年,張忠廉說。

  “教什么、怎么教,要問學生的意見”

  1995年,張忠廉退休。帶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感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退休后的他又開啟了新的征程,著手創建學校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這一干又是24年。

  “通過引導學生自由探索,建立融合學生興趣與創新潛力培養新模式,將多個學院、不同學科專業學生混合組隊,鍛煉學生多學科知識交叉的能力。”談起基地特色,張忠廉心得滿滿。

  2000年,利用學校特批的15萬元經費,張忠廉創建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希望建立跨專業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實踐育人新模式。“在構建最佳知識結構的同時,引導學生在本科學習前期通過實驗選修課,打好實踐能力基礎;后期則通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兩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切實做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張忠廉建立了一整套指導學生創新培養的教學模式。

  每當總結基地的教學模式,張忠廉始終秉持師生并進、教學相長的理念:“我的學生就是我的老師。教什么、怎么教,要問學生的意見。創新教育不用辯論,把你的辦法拿出來,讓學生到工廠、實驗室中去檢驗。”

  “基地打破原有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愛好與興趣,使我們能夠自主學習,并且通過參加競賽調動積極性,做到了學以致用。我們懂得團隊合作,不僅豐富了知識,世界觀、人生觀也得到了改造。”2008屆畢業生王本欣這樣回憶張忠廉的言傳身教。

  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自2000年成立以來,一萬余名學子在這里鍛煉成長,培養了一大批創新能力突出的優秀學生,多次獲得省市級、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在各類創新大賽上摘金奪銀,碩果累累。

  “看到學生成功,我會無比快樂”

  “深夜11點的信息教學樓,其他教室早已是一片沉寂,而4002的燈,依舊亮著……每到子夜,依舊有百余名學子在此堅守,挑燈夜戰……”

  2016年,一篇《在北理工,有一盞燈叫“深夜十一點的4002”》的文章發表在學校新聞網上,短短時間點擊量過萬。張忠廉每天堅持在4002教室陪伴學生,10余年堅持這樣一個既普通而又不凡的舉動,令師生們敬佩。

  “愛生如子”是張忠廉的為師之道。在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張忠廉喜歡走在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學生的中間,親切地給予指導和建議。每個學期制訂教學計劃前,他都會找學生聊一聊,聽聽學生的需要。已經退休20多年的張忠廉,耄耋高齡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回到家里已是凌晨。“看到學生的成功,我會感到無比快樂”,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作為老一輩北理工人,張忠廉在指導學生創新實踐過程中,特別重視抓好學生思政教育。“延安精神就是我們北理工的光榮傳統。”張忠廉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課外科技活動及基地文化建設中。他精心指導學生設計制作的機械類創新作品《長征組歌》,獲得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

  雖然就住在校園里,但張忠廉回家路上,身邊從不缺少學生的相伴護送。他贏得了一代代北理工學子的尊重和愛戴,在由全體學生投票的“我愛我師”評選中,張忠廉多次高票當選。

  對于基地的未來,張忠廉很欣慰。創新基地已經有兩名青年教師張麗君和王冬曉,也和他一樣每天堅守在教學一線,不辭辛勞。“我們是一個團隊,當我老到不能走路的時候,還有他們把基地的精神、把北理工的延安精神傳承發揚下去。”

分享到:

百家乐网站开户| 北京太阳城老年公寓| 百家乐官网现金平台排名| 百家乐六合彩| 百家乐洗码软件| 百家乐十赌九诈| 金木棉百家乐网络破解| 百家乐大眼仔小路| 星期八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赌博规律| 蓝盾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iypu| 金龙国际娱乐城| 沧州市| 百家乐官网号论坛博彩正网| 百家乐官网电脑游戏机投注法实例|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的破解| 澳门百家乐娱乐城网址| 威尔斯人线上娱乐| 澳门百家乐官网看路博客| 玩百家乐官网上高尔夫娱乐场| 送彩金百家乐官网平台| 百家乐赢钱秘籍鹰| 云鼎百家乐现金网| 尊龙百家乐娱乐| 网络百家乐官网玩法| 韩城市| 最新百家乐出千赌具| 老牌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兄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制胜秘| 百家乐赌博娱乐城大全| 打百家乐的技巧| 百家乐官网赢率| 请问下百家乐去哪个娱乐城玩最好呢 | 游戏机百家乐官网的技巧| 利来国际注册| 真人百家乐开户须知| 新皇冠现金网| 百家乐博弈指数| 庄闲和百家乐官网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