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安魂曲之《弗雷安魂曲》演出預告
發布日期:2014-07-01

一、演出地點時間:
7月5日 19:30 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圖書館音樂廳
7月6日 19:30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
7月6日 19:30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
無需門票直接入場
二、演出人員:
北京理工大學交響團
北京理工大學交響團
北京理工大學合唱團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合唱團
指揮:周昊宇 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研究生
三、音樂會簡介:
兩校首次聯袂演出,無論編排,陣容,曲目挑選,都是史無前例的。精挑細選的曲目編排,將把音樂的感染力彰顯到極致。龐大齊整的聲部編制,嚴謹細致的排練過程,將為我們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
四、曲目簡介:
加布里耶.弗雷(Gabriel Faure,1845-1924)的《安魂曲》,自始至終維持著恬靜、悠然的氣氛。在許多方面,弗雷的《安魂曲》或許也是最適合引導愛樂者入門合唱音樂或宗教音樂的作品了。弗雷的樂曲所擅長表現的是比較收斂、細膩的情感內容,有別于浪漫派后期濃烈明顯的情感流露。弗雷在音樂事業的前半期里,他必須擔任教堂的管風琴手或詩班指揮,并利用閑暇教授私人學生。擔任教堂管風琴師的經驗,促使了弗雷許多美妙合唱曲的誕生,其中也包括了最受歡迎的《安魂曲》。這首《安魂曲》最不同于過去同類作品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弗雷刻意鋪陳出一種安詳而溫暖的氛圍,因為在他的觀念里,死亡是一種快樂的生命歷程,不該像某些安魂彌撒曲中所描述的那般陰沉恐怖。為了達到這種安詳而溫暖的感受,弗雷舍棄了作曲家們一向最偏愛的一段戲劇性經文——《神怒之日》。因為該段的詳盡描寫充滿了恐怖、絕望的情緒。不過,最后《拯救我》(Libera me)經文將以簡短數句重述《神怒之日》中所描寫的末日審判情景,因此弗雷也算交代了世人死后將受上帝審判的一節。除了《拯救我》一段是傳統葬禮上才唱的經文之外,弗雷另外還選了同屬葬禮儀式的《在天堂里》(In paradisum),顯然是為了配合他所欲營造的氣氛,凸顯死亡的安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