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發展中心】【求是講壇第154期·工作坊】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討論
為什么我精心設計的課堂討論環節學生沒有配合的興趣和熱情?課堂討論總是鴉雀無聲怎么辦?課堂討論為什么說著說著就跑題了?課堂討論真的只有“敲黑板”的效果嗎?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課堂討論?教師發展中心將于3月24日和31日組織“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討論”系列工作坊,歡迎各位老師報名參加!
【培訓主題】
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討論
【培訓對象】
全體專任教師,特別歡迎對交互式課堂設計感興趣并愿意實踐的老師參與。
【主要內容】
1. “討論”的情境重現;
2. 關于“討論”的討論;
3. 關于課堂討論的相關理論延伸。
與講座式培訓不同,本活動是深度參與式的工作坊。第一期為參與式互動交流,第二期為迷你教學環節設計與實踐。參與的老師可以通過體驗式學習模式從學習者、觀摩者和執教者多個角度理解課堂討論設計的問題,并激發思考,在平等、友善、合作和支持性的環境中相互觀摩相互學習。我們的目的是提供一個開誠布公的教學討論交流平臺,歡迎有經驗的教師來參與互動交流。
【預期收獲】
1. 以學習者的身份,審視“課堂討論”;
2. 激發關于課堂討論設計的教學反思;
3. 收獲關于教與學的一些理論研究。
【培訓安排】
形式:工作坊
時間:
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討論(一) 3月24日12:30 - 15:00
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討論(二) 3月31日12:30 - 15:00
引導員:周雅、辛怡(已獲ISW研修證書)
地點:中關村校區研究生樓106
備注:
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討論(一)限額25人(參與式互動交流活動),目前開放報名;
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討論(二)限額25人(迷你教學環節設計與實踐),暫未開放報名,請關注后續培訓通知;
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討論(一)為前置工作坊,報名參與(一)的老師可繼續報名(二);
請盡量提前15-20分鐘左右進入教室。
【引導員介紹】
周雅 光電學院
光電學院副教授,長期在儀器科學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三維重建及應用,生物識別,生物醫療儀器等方面。先后主持完成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論文數十篇。目前從事三維重建及應用,生物識別,生物醫療儀器等方面研究。先后主講本科生課程《物理光學》、《光電儀器原理》、《光電測控系統專項實驗》 和研究生課程《Optical Interferometric Measurement》。承擔多項學校教育改革項目,先后多次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資助、研究型課程建設資助,撰寫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14 篇,出版教材3本。先后獲北京理工大學優秀教育教學成果獎,T-more 研究討論型課程獎,迪文研究型優秀課程獎,北京理工大學精品課程等。
辛怡 生命學院
生命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承擔多項學校教育改革項目,獲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第六屆迪文優秀教師獎;國家級一流課程團隊成員,主講的本科課程《數字信號處理》入選校級“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優秀案例并被推薦至新華網“新華思政”線上展示; 曾獲北京市普通高校優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校級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等稱號;曾在北京理工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獲得理工本科類二等獎、優秀教案獎、優秀教育論文獎;指導學生獲得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能創意賽全國一等獎、國家人口健康“共享杯”大學生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創新大賽一等獎、麻省理工學院-解放軍總醫院醫療大數據DATATHON一等獎等,并多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報名方式】
請老師們點擊鏈接http://cfd.bit.edu.cn/portal/project/detail/train?trainId=955394907432812544&projectId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報名信息;請您持續關注教師發展中心網站http://cfd.bit.edu.cn/和公眾號“北理工教師發展中心”獲取活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