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發(fā)展中心】歡迎預約“中期學生反饋”教學咨詢服務
接受過中期學生反饋服務的老師們,他們的感受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教師J:當初選擇這項服務的時候,主要想得到教學效果的真實反饋。嘗試之后,覺得收獲遠超于此。中期學生反饋最吸引我的有以下三點:
1.咨詢員給學生的“問卷”不是預先設計好的,而是先由學生擬制反饋信息,后由咨詢員整理、統(tǒng)計。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無預設的、開放式的調(diào)研方式,覺得能更真實地呈現(xiàn)教學反饋。
2.咨詢員有專業(yè)水準。咨詢員從確定時間到課堂觀摩,從課前交流到課后總結,咨詢員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給了我巨大的信任感。
3.服務效果好,受益匪淺。咨詢只進行了一次,但咨詢員提供的反饋報告和交流中給我的寶貴建議都對我的教學工作起到長期的指導作用,我嘗試調(diào)整教學中的細節(jié),學生反響很好。
教師Y:報名時,我沒有很確切的想法,也不太了解中期反饋要做什么,單純想請咨詢員來參與我的課程,改進教學。和咨詢員面談之后,目的就明確了。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我自己收集反饋的時候,收集的數(shù)據(jù)少,不能體現(xiàn)大部分學生的想法,而且缺少建設性的建議。 第二,通過咨詢員有組織的反饋,可以更好的收集建議,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學設計當中來。
教師Z:我常想,
別人眼中我的課堂是什么模樣?
學生眼中的課堂又是什么模樣?
……
我可以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
我也可以回看課堂錄像。
只是
那不一樣。
中期+學生+反饋,
剛好,是我期待的模樣。
聽了申請教師的感受,讓我們也來聽聽咨詢員的建議吧!
咨詢員G:首先,MSF不是督導聽課,不是教學檢查,也不是找咨詢員來做教學指導。中期學生反饋是給授課教師提供的一種服務,采用結構化的方法幫助老師搜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從學生學習的角度關注老師的教學效果,特別在課程進行到中期的時候進行,可以讓老師在后半段課程教學中加以改進。其次,MSF本身非常注重私密性,授課教師自愿申請,咨詢員與授課教師單獨會談,課堂觀察和學生反饋結果不向第三方透露,確保目標是幫助教師改進自身教學,而不會摻雜外部評價的成份。因此,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如果期望獲得真實有效的學生反饋,并且得到專業(yè)的分析和自我反思的引導,都可以申請。
附:咨詢員介紹
1. 高琪 自動化學院
國際教與學學術協(xié)會首批會士(ISSOTL Fellow),中國高校教學發(fā)展網(wǎng)絡(CHED)學術委員會委員,F(xiàn)DW認證教學技能培訓師,F(xiàn)D-QM高等教育在線課程質(zhì)量標準評審師。長期從事本科教學和教學學術(SoTL)研究,主講多門精品課程和研究型課程。擔任全國高校教師網(wǎng)絡培訓中心教學學術培訓專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新入職教師國培示范項目教學學術課程培訓師。曾獲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和最佳教案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以及北京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T-more優(yōu)秀教師獎、迪文優(yōu)秀教師獎。
2.姜楠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文學博士,蘭州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碩士學位(先秦兩漢文學專業(yè)),南開大學文學院文學博士學位(高等中文教育專業(yè))。2018年獲北京理工大學首屆“教學名師獎”。主講課程“語文高級素養(yǎng)”于2013年被教育部評為精品視頻公開課。近三年主持教改課題四項,發(fā)表教育、教改相關論文多篇。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文學、民國大學中文教育、大學素質(zhì)教育。在北京理工大學任教二十余載,承擔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的中文課程。
3.劉家康 信息與電子學院
教授,信息與電子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全英文教學專業(yè))本科專業(yè)責任教授,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IEEE)會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分會常務理事。多年來一直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所講授的本科生《現(xiàn)代通信系統(tǒng)》(雙語)課程榮獲2009年度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019年榮獲北京理工大學第四屆迪文“課堂教學類”優(yōu)秀教師獎二等獎。
在通信網(wǎng)和語音信號處理方面有專長,翻譯出版專著4本;近年來參與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理工大學與瑞典愛立信公司合作項目等。
4.馬銳 計算機學院
副教授。主講本科生課程《操作系統(tǒng)》、《面向?qū)ο蟪绦蛟O計》等。北京高校繼續(xù)教育高水平教學團隊帶頭人,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北京高校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理工組三等獎,出版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北京理工大學教學名師,北京理工大學第四屆迪文優(yōu)秀教師獎(課堂教學類)一等獎。主持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863項目、北京市科技專項、國防基礎科研計劃等項目,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在國內(nèi)外期刊、學術會議上發(fā)表論文6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fā)明專利近30項。
5.宋巍 信息與電子學院
副教授,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兼任北京理工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中期學生反饋咨詢員、信息與電子學院師生教學協(xié)商委員會委員;主講本科生課程《計算電磁學基礎》、《電磁場理論B》、《電磁理論、計算、應用》貫通型課程等;北京高校第十一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最佳教案獎、論文一等獎;北京高校2019年優(yōu)質(zhì)本科教材課件;2013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主持省部級、校級教改項目4項;主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與多項重點科研課題,發(fā)表了18篇SCI期刊論文及23篇EI收錄論文,獲國家授權發(fā)明專利1項。
6.宋珊珊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主講本科生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等課程。獲得2019年第十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第一名),第十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北京高校第十一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三等獎、最佳教案獎、論文優(yōu)秀獎;疫情期間,錄制北京理工大學疫情防控專題“思政領航課”《以毅抗“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責任擔當》,已同時發(fā)布于北京理工大學學校官網(wǎng)(首頁)、新聞網(wǎng)、智慧思政網(wǎng)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wǎng)絡集體備課平臺;主持校級、院級教改項目共3項,校級基礎研究基金項目1項。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在《哲學動態(tài)》和光明網(wǎng)等重要期刊、媒體發(fā)表論文和英法譯文多篇,出版學術著作5部。
7.王菲 物理學院
教授,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任教以來一直擔任全校公共基礎課大學物理和普通物理主講教師。先后三次榮獲“我愛我?guī)煛弊钍軐W生喜愛的十位教師,并獲T-more優(yōu)秀教師獎一等獎,北京高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及最佳演示獎,霍英東基金會全國高等院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獎。
8.王睿 生命學院
主講《免疫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生命科學基礎》等多門本科生課程。熱愛教學,上課風格輕松幽默、深入淺出,得到歷屆學生好評。注重教學方法研究和教學效果提升,積極開展慕課建設及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主持多項教改項目,發(fā)表多篇教改論文。曾獲得北京高校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北京理工大學第四屆迪文優(yōu)秀教師二等獎等。
9.鄭佳然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社會學、社會工作。主講《中國社會問題研究》、《社會學概論》、《社會學與生活》、《社會性別研究》等多門專業(yè)課程與通識課程。其中《中國社會問題研究》獲批教育部“特色示范課”(2018年),次年通過北京理工大學研究型課程認定(2019年),并入選北京理工大學本科生“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優(yōu)秀案例(2019年),2020年該課程獲批北京高校“優(yōu)質(zhì)本科課程”一般項目支持。在教學方面,多年來一直以學生為中心,獲得第二屆卓越大學聯(lián)盟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2018年)、北京理工大學第十三屆“我愛我?guī)煛弊钍軐W生喜愛的公選課老師榮譽稱號(2018年)、北京理工大學第十五屆優(yōu)秀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20年)以及北京理工大學第五屆迪文優(yōu)秀教師獎“課堂教學類”三等獎(2020年)。在課程中積極探索研究型教學嘗試,鼓勵學生將課程專業(yè)學習與社會實踐有機融合,并指導學生在大創(chuàng)、世紀杯等學術創(chuàng)新競賽中多次獲獎,被評為“優(yōu)秀指導教師”。 出版英文專著1部;發(fā)表被SSCI、CSSCI收錄的中英文核心期刊論文多篇。
10.張淵 外國語學院
曾獲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文史組)二等獎;北京理工大學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文史組)一等獎;迪文獎二等獎;北理工第7屆“我愛我?guī)煛睂W生最喜愛的十位老師稱號。
北京理工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