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大講堂】第260期:非天然合成生物學
講座題目:非天然合成生物學
報 告 人:王江云
時 間:2019年10月26日(周六)10:25-11:25
地 點:中關村校區研究生教學樓101報告廳
主辦單位:研究生院、生命學院
報名方式:登錄北京理工大學微信企業號---第二課堂---課程報名中選擇“【百家大講堂】第259期:非天然合成生物學”
【主講人簡介】
王江云研究員于2013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并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第五屆英國皇家化學會/中國化學會青年科學家獎,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北京市科技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為合成生物學及化學生物學。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 發展蛋白質及RNA標記的新方法,研究蛋白質及RNA的動態構象變化、定位、折疊、以及相互作用。 2. 發展基因密碼子擴展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酶的定向進化。這些新的方法在細胞工廠及生物工程上已有重要應用。 研發了基于乳酸菌及綠藻的微生物菌劑,在水產養殖方面有重要應用,取得了增產、抗逆的顯著效果,得到廣泛好評。
【講座信息】
利用開發的生物正交化學反應及基因密碼子擴展方法,將熒光標記的非天然氨基酸或具有優異生物正交化學反應活性的非天然氨基酸引入到活細胞的目標蛋白質的特定位點,并通過系統優化反應速度和特異性,對目標蛋白質進行定點標記。前期工作主要發展了在活細胞內對蛋白質及RNA進行定點特異標記的新方法(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5),通過發展基因密碼子擴展方法和光點擊化學反應,實現了藥物靶點蛋白活性部位的特異修飾,實現了天然氧化酶及PSI, PSII催化活性的模擬(J Am Chem Soc,2015;Nat Chem,2018),利用基因密碼子擴展技術對GPCR,arrestin, tyrosine kinase的標記,揭示了其動態構象變化介導細胞信號轉導的機理(Nat Commun,2015;Nat Chem Biol,2018)。本項目將利用合成生物學與化學生物學實驗手段,進一步發展基因密碼子擴展技術,研究天然光合作用的機理,并構建具有光催化CO2 還原功能的人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