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發展中心】基于探究式學習的高校教師研究型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第一期)
為幫助教師增強研究型課程建設能力、提升研究型教學實踐水平,北京理工大學教師發展中心邀請我校自動化學院副教授高琪、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胡耀光、光電學院副教授周雅以及中國知網高級培訓講師高梓婷,帶來“基于探究式學習的高校教師研究型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歡迎各位老師報名參加!
【培訓主題】
基于探究式學習的高校教師研究型教學能力提升
【培訓對象】
主要面向北京市各高校教師
【培訓安排】
時間:10月31日(星期日)9:00-12:30
培訓地點:中關村校區研究生樓106教室
形式:線下+線上同步直播。
校內教師推薦參與線下培訓,校外教師請報名線上直播。
線上直播鏈接:https://k.cnki.net/CInfo/Index/16090
備注:請您提前10分鐘進入培訓教室或線上直播平臺,并掃描二維碼進行簽到。
【報名方式】
校內/校外教師報名通道: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報名信息。
【培訓內容】
主題 |
專家 |
時間 |
主題一:什么是研究型課程 |
高琪 副教授 |
10月31日(星期日) |
主題二:如何建設一門研究型課程 |
胡耀光 教授 |
10月31日(星期日) |
主題三:案例剖析 |
周雅 副教授 |
10月31日(星期日) |
主題四:如何利用科研工具促進研究型教學發展 協助學生建立個人知識框架 3.培養學生科研習慣 提升知識挖掘能力 |
高梓婷 |
10月31日(星期日) |
【主講人介紹】
高琪 自動化學院
副教授,國際教與學學術協會首批會士(ISSOTL Fellow),中國高校教學發展網絡(CHED)學術委員會委員,FDW認證教學技能培訓師,FD-QM高等教育在線課程質量標準評審師。長期從事本科教學和教學學術(SoTL)研究,主講多門精品課程和研究型課程。擔任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教學學術培訓專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新入職教師國培示范項目教學學術課程培訓師。曾獲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和最佳教案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以及北京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T-more優秀教師獎、迪文優秀教師獎。
胡耀光 機械與車輛學院
智能制造工程專業責任教授,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主講《生產計劃與控制》《智能制造工程導論》等本研課程4門,牽頭建設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1門。獲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最佳演示獎,第一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第二屆卓越聯盟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等教學獎8項。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制造系統與裝備運維服務技術等,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等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3部,獲農業機械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
周雅 光電學院
副教授,長期在儀器科學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三維重建及應用,生物識別,生物醫療儀器等方面。先后主持完成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論文數十篇。目前從事三維重建及應用,生物識別,生物醫療儀器等方面研究。先后主講本科生課程《物理光學》、《光電儀器原理》、《光電測控系統專項實驗》 和研究生課程《Optical Interferometric Measurement》。承擔多項學校教育改革項目,先后多次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資助、研究型課程建設資助, 撰寫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14 篇,出版教材3本。先后獲北京理工大學優秀教育教學成果獎,T-more 研究討論型課程獎,迪文研究型優秀課程獎,北京理工大學精品課程等。
高梓婷 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知網研學平臺事業部高級培訓講師,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獲得文學和理學雙學位;后就讀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主攻東亞政治與傳媒。主要培訓方向為文獻的檢索與閱讀、論文寫作規范及研究型學習能力培養。培訓內容不拘泥于形式,培訓風格不囿于常規,致力于不斷探索創新角度來幫助大家感受科研學習的魅力。
教師發展中心
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