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
10月27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到山西省方山縣橋溝村,調研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情況。山西省財政廳廳長武濤、省扶貧辦主任劉志杰、呂梁市委書記王清憲、市長王立偉等一同調研。
胡靜林一行來到橋溝村綠色蔬菜生產基地,考察“農光互補”溫室大棚和光伏扶貧電站的建設運營情況,聽取橋溝村關于調整村級集體經濟“塔式結構”、推動涉農資金整合與股權轉化、建立貧困戶與各方利益聯結機制的匯報,詳細了解“村集體管協會、協會控合作社、合作社帶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和“經營分配重效率、股權分配重公平、集體分配重公益”的收入分配模式。
在橋溝村兩委辦公室,胡靜林一行調研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情況。北京理工大學派駐方山縣橋溝村第一書記匯報了學校按照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部署,在方山縣扎實開展教育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的一系列做法和成效。胡靜林充分肯定北京理工大學定點幫扶方山縣工作,同時希望橋溝村繼續探索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把集體經濟做大做強,把精準扶貧抓細抓實。
今年以來,北京理工大學選派干部駐村幫扶方山縣橋溝村,制定長期發展規劃與脫貧工作計劃,實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運用精準脫貧工作臺賬,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橋溝村已建成反季節蔬菜大棚11個、中藥材套種田15畝、光伏扶貧電站220千瓦、高標準農田200畝,北理工方山暑期學校教育培訓農村中小學生700人次。全村3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15戶次得到產業幫扶,17戶次得到教育幫扶,12戶次得到社會保障幫扶,已有5戶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序列。
近日,呂梁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包村領導、扶貧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中大力開展向北京理工大學扶貧工作隊學習的活動,學習弘揚把“貧困村當家鄉、把貧困戶當親人”的情懷,學習借鑒黨支部精準幫扶、發動師生教育幫扶、發揮優勢科技幫扶、引進企業產業幫扶等經驗做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開拓思路、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