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
10月15日至16日,校長姜瀾率隊赴方山縣調研指導定點幫扶工作,看望慰問學校派駐的掛職干部和研究生支教團學生,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參加調研。
校地雙方召開定點幫扶工作座談會,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市委常務副秘書長張寶珍,方山縣委書記周小云,縣委副書記、縣長高鵬參加座談會。會議由周小云主持。會上,高鵬匯報了全縣鞏固銜接工作情況,學校派駐方山縣掛職干部作定點幫扶工作情況報告,雙方領導共同見證了北理工—方山校地合作項目揭牌、捐贈、簽約儀式。
孫大軍對姜瀾一行實地調研考察表示歡迎,向北理工為方山乃至呂梁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感謝。他表示,共同的紅色基因讓北理工和革命老區呂梁血脈相通,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北理工定點幫扶方山縣九年來,傾力幫扶、傾情奉獻,在教育培訓、科研轉化、電子商務、民生改善等方面給予了大力幫助,打造了一系列優質幫扶項目。希望北理工在特優農業產業發展、旅游項目設計運營、電商生態體系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指導幫扶,支持方山縣文旅農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希望學校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高端人才、校友資源的優勢,通過共建科研平臺、轉化科技成果、引進優秀人才,在呂梁煤焦冶電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氫能、大數據、現代制造等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真誠歡迎北理工校友企業到呂梁市投資創業,呂梁市將全力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推動校地合作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姜瀾代表學校對呂梁市和方山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各項事業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他談到,定點幫扶工作是黨中央交給北理工的一項光榮使命,要接好、傳好鄉村振興“接力棒”,在鞏固銜接工作中發揮更大的支撐力和貢獻力。新的階段,學校將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撐作用,為“美麗幸福呂梁”和“四宜方山”建設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持續貢獻“北理工力量”。一是堅持教育引領,以高質量教育服務培育鄉村振興新引擎。通過拓深拓寬育人平臺、引入優質培訓項目、加大教育幫扶投入等助力呂梁市和方山縣基礎教育提檔升級;以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手段賦能教育教學改革創新;響應實施教育部“國優計劃”,將學校培養的優秀中小學教師隊伍引入呂梁市和方山縣,共同培育新時代教育的領軍、領導人才,提高地區教育水平和競爭力。二是深化科技賦能,以高水平科技成果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加強“北理工—方山科技人才工作站”平臺建設,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呂梁市和方山縣落地轉化和推廣,助推機械制造等傳統產業、氫能等新興產業、甜糯玉米等特優產業高質發展,打造全國質量品牌標桿。三是強化人員幫扶,以高素質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建立全方位、有組織、有計劃的幫扶體系,精準化實施本土人才隊伍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強化“呂梁山護工”“方山裝潢工”等外出務工人員北理工工作站建設,激發人才發展潛力,增強底氣志氣。
座談會前,姜瀾一行先后前往了“北理工—方山科技人才工作站”、晉寶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方山縣職業中學等地走訪調研,詳細聽取了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參觀了“青振方山——北理工方山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成果展”,與研究生支教團同學親切交流。姜瀾對支教團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勉勵同學們,要弘揚“延安根、軍工魂、領軍人”的北理工品格,守初心、擔使命,及時轉變身份投入到支教服務工作中,在實踐中增長本領才干、錘煉意志品格、修好個人品德、實現人生價值,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心懷“國之大者”為教育發展、鄉村振興貢獻更大的青春力量。
學校黨政辦公室、合作與發展部、校團委、機械與車輛學院、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部有關負責同志及校友代表參加座談會或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