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
各位學生:
根據教育部《關于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教高函〔2020〕5號)要求,為進一步濃厚學校創新創業氛圍,選拔優秀團隊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校現組織開展第六屆大賽的參賽工作,并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以下簡稱“校內賽”)。現將有關事項具體通知如下。
一、“校內賽”設置賽道
根據大賽通知規定,我校學生可報名參加高教主賽道(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師生共創組)、“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公益組、商業組)。
二、高教主賽道參賽項目要求
(一)參賽項目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互聯網+”現代農業,包括農林牧漁等;
2.“互聯網+”制造業,包括先進制造、智能硬件、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軍工等;
3.“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工具軟件、社交網絡、媒體門戶、企業服務、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鏈等;
4.“互聯網+”文化創意服務,包括廣播影視、設計服務、文化藝術、旅游休閑、藝術品交易、廣告會展、動漫娛樂、體育競技等;
5.“互聯網+”社會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消費生活、金融、財經法務、房產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訓、醫療健康、交通、人力資源服務等。
參賽項目不只限于“互聯網+”項目,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行業背景選擇相應類型。
(二)參賽對象
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師生共創組。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1.創意組。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20年5月31日(以下時間均包含當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2)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能參加創意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參賽申報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初創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7年3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不超過1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初創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5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代表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初創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含基于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可以參加初創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3.成長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3年以上(2017年3月1日前注冊);或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7年3月1日后注冊),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2輪次以上(含2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5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代表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成長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含基于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可以參加成長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4.師生共創組。基于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或者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創業且教師所占權重比例大于學生(如已注冊成立公司,教師持股比例大于學生)的項目參加師生共創組進行比賽。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項目如已注冊成立公司,公司注冊年限不得超過5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冊),師生均可為公司法人代表。企業法人代表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股權結構中,師生股權合并計算不低于51%,且學生參賽成員合計股份不低于10%。
(2)參賽申報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5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3)參賽項目中的教師須為高校在編教師(2020年6月1日前正式入職)。
三、“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
根據項目性質和特點,分為公益組、商業組。
1.公益組
(1)參賽項目以社會價值為導向,在公益服務領域具有較好的創意、產品或服務模式的創業計劃和實踐。
(2)參賽申報主體為獨立的公益項目或者社會組織,注冊或未注冊成立公益機構(或社會組織)的項目均可參賽。
2.商業組
(1)參賽項目以商業手段解決農業農村和城鄉社區發展的痛點問題、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融合。
(2)注冊或未注冊成立公司的項目均可參賽。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項目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冊成立機構或公司,學生須為法人代表。
報名“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的項目須在在參賽期間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
四、賽程安排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采用校級選拔賽、省級復賽、全國總決賽三級賽制。
1.參賽報名(6月11日-7月7日)。各學院/書院組織項目進行網上報名參賽,并提交參賽資料。
參賽團隊需通過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cy.ncss.cn)進行網上報名(報名系統已在6月11號開通)。網上報名成功后,參賽團隊還須填寫《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賽報名表》(附件1)電子版,連同項目商業計劃書(PPT版本),于7月5日之前提交至項目負責人所在學院/書院。
經學院/書院審核后,統一填寫《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賽項目匯總表》并蓋章(附件2),連同學生參賽材料電子版,以學院/書院為單位于7月7日前統一報送至學校大賽組委會(具體報送方式另行通知)。校內賽、省賽、國賽參賽項目負責人、團隊成員、指導教師姓名及排序等信息,均以學院/書院報送版本為準。
在網上報名成功,并由學院/書院推薦的參賽項目方可進入校內賽。
2.校內賽(7月8-27日)。校內賽分為網評、訓練營、復賽答辯、金獎答辯4個階段。
7月8-14日為網評階段。主要根據參賽團隊提交的商業計劃書(PPT版)進行評審,選拔優秀項目進入校內賽訓練營。
7月15-21日為訓練營階段。擬邀請往屆獲國賽金獎、雙創導師、投資人,以線上講座形式,從行業痛點、市場調研、技術壁壘、商業模式等方面對項目進行梳理和指導,協助參賽團隊提升項目質量和競爭力。
7月22-24日為復賽答辯階段,具體答辯時間待定。答辯以線上方式進行,根據復賽答辯的排名決定入圍校內賽金獎答辯名單。
7月25-27日為金獎答辯階段,具體答辯時間待定。答辯以線上方式進行,根據答辯排名決定校內賽金獎。
根據復賽答辯、金獎答辯結果的名次排名和北京市分配的名額數,決定推薦參加北京市賽的項目名單(推薦名額數需等北京市教委下撥,由北京市教委根據各高校網上報名的參賽項目數量及往屆成績綜合確定)。
3.北京市賽(預計8月—9月上旬,需等北京市賽通知正式發布后才能確定)。北京市賽分為網絡評審、決賽答辯(一等獎爭奪賽、四強爭奪賽)兩個階段,決賽答辯預計采取線上形式進行。北京市會根據決賽答辯結果的名次排序,確定入圍全國總決賽的參賽項目名單(高教主賽道每所高校入選全國總決賽項目總數不超過4個,“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每所高校入選全國總決賽項目不超過2個)。
4.全國總決賽(11月上旬)。大賽專家委員會對入圍全國總決賽項目進行網上評審(其中高教主賽道600個,“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200個),擇優選拔項目進行現場比賽,決出金獎、銀獎、銅獎。
五、參賽工作要求
各學院/書院要認真做好大賽的宣傳動員和參賽組織工作,發動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碩士、博士)和畢業生(畢業5年內校友)組團參賽,為在校生和畢業生參與競賽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鼓勵教師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帶領學生創新創業。
附件:
1.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賽報名表
2.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賽項目匯總表
3. 教育部關于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心
2020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