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圖書館與法學院聯合開展法學專題真人圖書館活動。當天下午,主題為《讀書·文化·法律人》的分享活動在圖書館法學分館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邀請到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秀桃擔任真人嘉賓。法學院黨委書記張瑜、圖書館副館長姚文莉,與50余名師生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顒佑蓤D書館讀者服務部主任廖銀娣主持。
活動伊始,韓秀桃教授帶領全場師生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部分條文。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據,是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最高法律規范。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從家庭到工作,一生中的重要時刻,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在一句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朗讀聲中,大家感受到了憲法的莊嚴與力量,相信此次“憲法共讀”活動,一定會讓憲法的法律權威內化為所有人的衷心擁護和真誠信仰。
本期“真人書”韓秀桃教授圍繞“讀書·文化·法律人”主題,結合自身讀書成長經歷,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娓娓道出讀書的重要性。從“為什么要讀書”到“如何讀書”,重點介紹了“朱子讀書六法”,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隨后,他講述了文化與人生的關系、中國文化的特征、中國人“修身做人”與“修齊治平”兩者合一的人生追求。最后,他從“法的思維”“實的作風”“學的精神”“謙的境界”“真的品格”這五個角度闡述了法律人應該具備的修為操守和專業精神,從而形成更加適合社會生活的法律文化。
韓教授的分享一氣呵成,談古論今。他以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長期在專業領域學習、研究、實踐工作中沉積下來的人生感悟,深刻且生動地解讀了“讀書·文化·法律人”,無論是分享內容,還是個人學術魅力、謙遜有禮的人格魅力,都堪稱經典?;顒蝇F場掌聲陣陣響起。
參加活動的學生與韓教授積極進行互動,現場氣氛活躍,對于同學們的疑問困惑、聆聽感悟、分享內容,韓教授都一一作了誠懇而真摯的解答和鼓勵。由讀書聯系到為學、處事、接物、修身等品性修養,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分享結束后,韓教授特地將他的個人學術專著《司法獨立與近代中國》《明清徽州民間糾紛及其解決》捐贈給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姚文莉代表圖書館接受韓教授的贈書,并頒發圖書館收藏證書。
活動最后,張瑜作了總結發言。他談到了讀書、知識和文化的關系,指出不論什么樣的學科背景或專業領域,公序良俗和中國文化中的精髓都是相通的,就如同韓教授講到的“切己體察”與理工科學習中用的“費曼”小結也是相通的,鼓勵同學們通過讀書提升自己的情操與素養,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追求卓越,讓傳統文化的精粹沁入現代人的心脾,讓古人的哲思照亮今人的前程。
【真人圖書館】每個人都是一本由時間和經歷譜寫的“書”,聆聽閱讀分享的過程,便是獲取吸收“書”中精華的過程?!伴喯肀崩?啟智未來”真人圖書館活動,將帶您閱讀一本本“真人書”,進一步認識這些或偉大或平凡的寶貴資源,讓我們一起讀書、讀人、讀己,閱讀人生,分享智慧!
附:活動現場,學生互動交流話題
韋同學(國際組織創新學院),從韓教授提到的《誡子書》內容,想到在家鄉看過的一副楹聯,對“為人之道”“為官之道”“為人民服務”等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丁同學(明德書院),談到自己聽了韓教授的分享,越來越堅定自己對法學的專業選擇,自己被法學這門學科所吸引,啟發自己不斷思考與探索,并就韓教授提到的關于“舞文弄墨”與“貼地飛行”兩種角色轉換,談到了他的個人理解。
邱同學(法學院),就最近看犯罪刑法方面書籍時,關于證據是否單獨成立,及其對最終審判結果的影響。
王同學(法學院),談到自己在“大而有責”方面,關于個人價值體現,個人貢獻與外在賦予之間關系有些困惑。
李同學(法學院),就自己的座右銘“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談到自己對未來職業選擇上的困擾問題,法律人該如何踐行家國情懷?
傅同學(法學院),現場跟大家分享了一本書《憲法學講義》,介紹了該書作者情況,內容設置和專業性特征等。
許同學(法學院),跟大家分享了一個案例,關于單身女性生育津貼的生育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