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
2017年4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大數據創新學習中心”在圖書館報告廳開啟了“大規模數據知識圖譜模塊”的學習活動,我校和北京地區部分高校師生及業界科研人員180余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由計算機學院黃河燕院長主持,她強調了大數據創新學習中心的特色和宗旨,并預祝知識圖譜學習活動開展成功。本次活動邀請了學術界知名學者和資深的業界精英們分享了知識圖譜的發展現狀,展現了知識圖譜在各個領域內的應用,為“大數據創新學習中心”師生們學習知識圖譜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的學習規劃!
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公司CTO王昊奮博士,以公子小白和Holo-Era機器人為實際背景,分析Siri、Watson、Google Now和小冰等典型代表的優缺點,分類說明了深度學習和知識圖譜技術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運用情況,指出了知識圖譜和語義技術應用的產業價值,展望了聊天機器人通往更智能化、更人性化、更趣味化的道路上所面臨的挑戰,以狗尾草公司推出的公子小白和Holo-Era機器人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知識圖譜結合深度學習技術來解決上述挑戰。
上海圖書館高級工程師夏翠娟老師展示了知識圖譜另外一種應用場景——關聯開放數據在圖書館的應用。她以家譜、古籍、名人手稿的數據加工、清洗轉換(MARC,DC/RDB->BIBFRAME/RDF)、存儲和本體設計等為例,介紹了基于關聯數據知識圖譜的評價新功能及新方法,引起了師生們的關注。
東南大學漆桂林教授詳細解釋了知識圖譜的相關名詞,如語義網絡、實體關系、實體鏈接、知識融合、知識推理等等,介紹了知識圖譜的進展以及發展方向。漆桂林老師為“大數據創新學習中心”師生們制定了知識圖譜的學習規劃,畫出了知識圖譜技術學習的“三階段進階學習地圖”,強調了“不疾不徐,穩扎穩打,只要按照規劃走,相信每一位學員都能學到真本領!”
上海海翼知公司CTO胡芳槐博士分析了大數據應用挑戰,指出知識圖譜是這些挑戰解決的最佳途徑。他從數據存儲的發展歷史引申出知識圖譜數據的存儲,介紹了圖數據特點、常見的圖數據庫、實現原理及發展情況,系統講解了大規模知識圖譜存儲解決方案、最佳實踐、存儲實現、時態知識圖譜存儲 和hands-on(neo4j/virtuoso/plantdata)技術,以大規模知識圖譜實戰方案為例展示了復雜應用場景的知識圖譜處理技術。
北京大學大數據研究院的朱占星博士概述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之間淵源關系,將傳統的模式識別與深度學習做了詳盡的對比,介紹了幾種常用的神經網絡,比如多重感知機(MLP)、卷積網絡(CNN)、循環網絡(RNN)等深度學習的相關知識及知識圖譜中的深度學習方法。他以圖像描述和機器翻譯為例,為我們展示了如何應用這些模型和方法來解決不同類型任務。
東南大學漆桂林教授、北京大學大數據研究院朱占星研究員、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公司王昊奮博士、上海圖書館高級工程師夏翠娟博士和上海海翼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胡芳槐博士共同設計和指導“大數據創新學習中心”的知識圖譜模塊學習。上海海翼知公司為知識圖譜模塊的學習制定了Plantdata知識圖譜實戰規劃,東南大學漆桂林教授提供了理論學習規劃,上海圖書館與狗尾草公司提供實踐平臺,使得學員們能在知識圖譜技術理論與行業應用實現無縫對接的氛圍中學習。
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為滿足廣大師生、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與學習的需要,于2016年12月成立了“大數據創新學習中心”,本著師生“學中用、用中思、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原則,以“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自主學習、共同實踐”為主要方式,開展了系列學習活動,并向學校廣大師生免費開放。師生們組成自愿者團隊打理“大數據創新學習中心”的公眾號、郵箱及網站,在服務號上分享學習和實戰訓練的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