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
4月26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與江蘇師范大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2號辦公樓233會議室舉行。北京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梅宏會見了江蘇師范大學副校長張農和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李格一行,并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儀式由北京理工大學留學生中心主任汪瀅主持。
梅宏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光榮傳統以及輝煌成就,并表示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兩校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優勢與徐工集團“海外人才本地化”戰略有機結合,打造國際化人才聯合培養新模式,對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的提升、國際化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期待三方的合作能夠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張農對本次戰略合作的順利簽約表示祝賀。他簡要回顧了三方開展戰略合作的初衷和進展,希望三方不忘合作初心、攜手共同前進,在共事中加強友誼、在互動中促進創新,務實有效地推進各項合作內容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李格對北理工和江蘇師大為推動三方戰略合作順利開展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謝!她表示,徐工集團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這個基礎,而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和豐富的經驗。希望三方能夠通力合作、發揮優勢,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的指引下積極推動徐工集團走向世界。堅信此次合作猶如春天里埋下的一顆種子,必將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絢爛的果實。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開啟了三方攜手奮進、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在框架協議的指導下,北理工和江蘇師大將充分發揮各自辦學特色和國際化人才培養優勢,圍繞徐工集團“海外人才本地化”戰略需求,以培養具有既懂本國又懂中國的國際化高層次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目標,做好頂層設計、精心培育、精準指導、精細服務,探索打造國內知名高校和優秀民族企業共同開展聯合培養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徐工集團全方位國際化人才需求提供支撐,為企業一流的國際人才梯隊的建立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同時也將更好地服務兩校的總體建設和發展。
簽約儀式結束后,張農和李格一行參觀了校史館、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車輛傳動重點實驗室和先進加工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江蘇師范大學機電學院、國際學院相關負責人,徐工集團進出口公司和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北京理工大學黨政辦公室、教務部、科學技術研究院、留學生中心和機械與車輛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了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