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chǎn)黨...
“受疫情影響,本學期大部分的留學生同學不能回到學校上課,但學校通過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教學,保障每一位北理工國際學子學業(yè)不斷線。學期過半,留學生同學們、授課教師們以及留學生中心的老師們,共同努力,全力投入,他們值得稱贊!”談到本學期為國際學生開展線上授課,剛剛結束與境外學生在線答疑的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教師房永飛動情的說。此時,已是北京時間晚上9點。
2020年金秋時節(jié),伴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取得矚目成效,迎來80周年華誕的北理工校園里也恢復了熱鬧氣息,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然而,受到全球疫情影響,我校900余名國際學子卻不能回到校園共享這份喜悅,并且新學期的到來,也給剛剛結束一整學期“云端上課”的國際學子們帶來新的挑戰(zhàn)。
春季學期,學校全體學生全部居家學習,中外學生在教學安排上差異不大,但秋季學期中國學生均按時回校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除了200余名一直留在中國境內的學生外,80%的國際學子由于無法入境將不得不繼續(xù)采取線上教學的方式,這給秋季學期的國際學生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與挑戰(zhàn)。
“無論學生身處世界何處,我們都要保障每一名北理工國際學子的學業(yè)不斷線!”。為了全力保障秋季學期國際學生的學習順利開展,學校決定繼續(xù)采取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確保課程內容、教學質量及學業(yè)進度與在校學生同步。針對國際學生群體的特殊情況,留學生中心自夏季學期開始便與教務部、研究生院、網(wǎng)絡信息中心、教學運行與考務中心等部門和各專業(yè)學院積極協(xié)調溝通,制定了符合實際的國際學生教學工作方案。同時,組織力量幫助國際學生與授課老師、導師對接,并協(xié)助雙方解決溝通不暢、地區(qū)時差、網(wǎng)速較低等困難,確保信息準確傳遞和課程有效對接,全力保障這場跨越洲際的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最終,在全校各單位的攜手努力下,本學期國際學生“線上+線下”同步教學的大幕正式開啟。
定心丸!我們是直播后援團!
“一臺電腦、一個攝像頭、一個麥克風,這些設備成為了我們直播團隨身攜帶的標配,我們要確保這些裝備按時出現(xiàn)在授課教師的講臺上,使之成為國際學子聆聽在線課程的‘護身符’。調焦距、對麥克、錄課轉碼,我們還是直播小助手,兩校區(qū)的教室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我們的身影。”談起本學期為在線課程做保障,參與此項工作的留學生中心及令聞書院師生們的臉上充滿了自豪。
良鄉(xiāng)知秋意,金葉飄香秋。本學期初,學校啟用了“延河課堂”這一全新的線上授課平臺,為國際學生在線授課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延河課堂”,學生們能夠在線觀看課程的直播和錄像,與“樂學平臺”的課件下載、師生交流和作業(yè)提交等功能有效結合,促進了線上教學效果的提質升級。
為更好的提升“延河課堂”的授課效果,留學生中心成立了“直播后援團”,組織力量、購買設備,為各位“主播老師”做好全球直播的服務保障。從夏末到初冬、從薄衣到棉服、從中關村到良鄉(xiāng),無論雨雪,“直播后援團”全力保障國際學生們的每一門課,哪怕只有1名國際學生要上課,留學生中心的老師也前往教室搭好設備進行直錄播,全力做到精準對接和全面覆蓋。截至11月底,留學生中心已對50余門課程進行了課堂直播,累計拍攝時長超過600學時,將北理工的課堂“送到面前”,成為境外國際學子們的“定心丸”!
除了保障境外國際學子們的專業(yè)課程學習,留學生中心還承擔著全校來華留學生的漢語教學任務,對在校學生恢復線下授課的同時,本學期17個教學班的31門課程也全面實現(xiàn)了課堂直播,時長累計達到2500余學時。留學生中心對外漢語教研室實施精細化教學管理,按照“一生一案”制定教學方案,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業(yè)存在問題的學生及時約談,確保境外每位學生不掉線。教學內容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抓手,融入國情教育和傳統(tǒng)文化元素,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感知今日中國、厚植中國情懷。課堂上,國際學生線上線下積極參與互動討論和知識分享,教學效果良好,反饋好評率超過98%。
精心細心耐心,全校動員協(xié)力育才!
“我會與每一門課程的開課學院及授課教師逐一對接,幫助老師了解授課班中每一名國際學生的具體情況,關注學生出勤及學習表現(xiàn),認真聽取老師對于線上授課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學生遇到的問題,還積極協(xié)助老師建立微信聯(lián)絡群,面向國際學生進行課后答疑和遠程輔導,針對網(wǎng)絡狀況不佳等情況,我們也要及時通過多種渠道幫助解決。”本學期,留學生中心的每一位國際學生輔導員就是這樣來全力保障師生之間溝通聯(lián)系的順暢。
近年來,學校國際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長,所學專業(yè)遍布全校各個學院,課程分布十分廣泛。經(jīng)過留學生中心全面統(tǒng)計梳理,秋季學期涉及本科國際學生的必修課就達到420門,還有面向令聞書院一年級新生單獨開設的16門基礎類課程;研究生參與的專業(yè)課程達到62門。
留學生中心提前與開課學院、授課教師和學生導師主動對接,建立各類微信溝通群30余個,并積極與研究生導師溝通,在2020級研究生培養(yǎng)計劃制定時充分考慮疫情因素,做好境外學生指導工作,確保培養(yǎng)工作進展順利。另一方面,留學生中心還積極做好境外學生的溝通工作,幫助他們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應對現(xiàn)實困難,努力完成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培養(yǎng)任務,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做好秋季學期國際學生的教學工作,得到了全校各單位的大力支持。教務部、研究生院、教學運行與考務中心等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通知,為順利推進國際學生的教學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機械、管理、計算機等國際學生人數(shù)較多的學院全力配合,第一時間制定工作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不斷修改調整;信息、自動化、物理等開設全校性專業(yè)必修課較多的學院精準組織,將原本分散于不同教學班的國際學生調整集中為新的教學單位,集中資源開展線上授課;材料、設計等國際學生人數(shù)較少的學院主動作為,為國際學生建立專項微信工作群,學院領導、責任教授、教學干事和留學生中心負責老師加入其中,加強溝通、及時解決問題;網(wǎng)絡信息中心為保障“延河課堂”的直錄播效果,全力提供技術支持和有力保障。
努力學習,北理學風到我家!
“本學期已經(jīng)過半,我一直都在堅持上網(wǎng)課,學到很多新知識,也訓練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會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遇到聽不懂的內容,我就反復聽和看。北理工的學習雖然作業(yè)有點多、壓力有點大,但北理工的老師們?yōu)榱宋覀兡敲磁Γ乙惨趭^,完成學習任務。疫情總會過去,我們要以良好的成績回到北理工。”這是管理與經(jīng)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yè)2018級本科國際學生王燕姿的心聲。克服疫情影響,開展在線教學,不僅需要學校各部門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境外國際學子們的勤奮拼搏。
展開一幅世界地圖,從距離北京4000多公里的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到7000多公里的埃及首都開羅,再到14000多公里的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北理工國際學子的身影遍布在世界140多個國家,距離最遠的城市與北京的時差超過13小時。因此,通過線上開展學習,身在境外的國際學子們也要面對諸多困難與挑戰(zhàn)。
雖然是在世界各地居家學習,但北理工的學風也透過網(wǎng)路吹遍全球。北理工的網(wǎng)課一刻不停歇、二十四小時隨時可以收看,直播第一時間傳到學生的家中。伴隨著視頻里北理工老師們的精彩講解,境外學子們積極參與到激烈的線上討論,趕在deadline前提交課后作業(yè),創(chuàng)新各種方法來鞏固學習成效。“線上學習要想達到跟課堂聽講一樣的學習效果,確實有些難度,我全靠這一沓一沓的隨堂筆記和老師們的遠程答疑來鞏固。筆記對理清思路、理解問題很有幫助。只有做好筆記,才能做好作業(yè)并提高考試成績”。來自馬來西亞的朱育翔同學,他的“3.0版本”網(wǎng)課筆記令人眼前一亮。
雖然是網(wǎng)上授課,但是境外國際學子們的學習并非只是“動腦”,“云上體育課”就成為了秋季學期最受大家歡迎的課程之一。學校體育部充分考慮到學生居家學習的現(xiàn)實和強身健體的需求,推出了太極拳視頻課程,并通過新媒體陸續(xù)發(fā)布了六期《留學生體育課》,方便境外國際學子們開展“云上體育課”,達到鍛煉身體的要求。通過網(wǎng)上學習,同學們的一招一式、有形有神,12月份體育部還將對同學們的學習成果統(tǒng)一進行線上驗收。
2020年,雖然新冠疫情打亂了國際學生培養(yǎng)工作的節(jié)奏,但是北京理工大學將始終聚焦人才培養(yǎng)中心工作,以學生為本,全力保障境外國際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為培養(yǎng)國際一流人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而不懈奮斗。
來自授課教師的感想
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 房永飛老師 《微積分》+《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本學期大部分的留學生同學不能回到學校繼續(xù)自己的學業(yè),但學校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教學,來保障留學生學業(yè)的順利進行。我承擔了微積分和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這兩門面向境外留學生開設課程的教學工作,學期過半,我認為廣大留學生、授課教師以及留學生中心的老師們都值得點贊。
第一,向不能回到學校的廣大留學生們點贊,在線上學習期間,同學們克服網(wǎng)絡、時差等不利條件,堅持線上按時上課、認真完成作業(yè),積極與授課教師溝通咨詢問題,他們對學習的認真態(tài)度值得表揚。
第二,向各位任課老師點贊。我的兩門課程采用線上教學模式,利用慕課和樂學平臺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從慕課課程的建課到開課到更新課程內容,以及在樂學上同步慕課教學內容,并布置線下作業(yè),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特別是微積分這門課程,由于沒有合適的慕課資源,為了更好的適合留學生的特點,需要把課程的PPT重新制作,并制成視頻文件上傳至樂學平臺,花費了大量精力。同時為了更好的服務同學,對于每門課程都建立了的微信群,主要用來答疑,由于時差的原因,有時候北京時間午夜或凌晨時分,有學生提問,我們也要盡可能地做到及時回復。
第三,為留學生中心的老師們點贊。開課初期,他們承擔了大量的工作,課程多、學生多、情況錯綜復雜,他們都要事無巨細的落實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還要聯(lián)系任課老師就各科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聯(lián)絡協(xié)調等。在此想說,你們辛苦了!
信息與電子學院 閆雪梅老師 《電路分析基礎D》
因為疫情,許多留學生不能參加線下學習,留學生中心的老師不辭辛勞,每次上課都要到我的教室為境外的留學生進行視頻直播,之后還要將視頻壓縮成相應的格式發(fā)給學生以便能夠觀看前一天課程的錄播。由于境外的留學生手中沒有相關教材,為方便同學學習,我通過微信群將《電路分析基礎》教材的電子版發(fā)給他們,并將所留作業(yè)內容編輯成pdf文件發(fā)給他們,方便大家學習。另外,通過微信群可以隨時進行線上答疑,及時解決留學生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管理與經(jīng)濟學院 李昕老師 《會計學》
本學期在我的課上有三位身在境外的留學生。特殊時期,雖然無法與其他同學一樣線下上課,但他們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堅持觀看直播或錄播,按時按質完成作業(yè)。希望北理工的各位留學生能夠一如既往、踏實努力,在北理工求學的日子里收獲多多、滿意多多。
物理學院 劉偉老師 《大學物理AII》
作為任課教師,為了開展好本學期境外留學生的教學工作,我首先對境外學生的學習條件進行了充分調研,制作了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網(wǎng)絡條件、時差情況、課本資料是否齊全,以及網(wǎng)上課程錄像學習和在線測驗是否順利等等,與留學生中心的老師們一同為境外留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留學生中心為學生建立了課程群,將學生一一加到群里,并在群中時刻關注任課老師發(fā)布的學習任務和課程要求,協(xié)助任課老師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yè)和測驗,關注學生發(fā)布的困難求助,幫助老師和學生解決如網(wǎng)課成績的查詢等問題。希望他們本學期學習順利,有所收獲。真的很辛苦,謝謝留學生中心的各位老師。
境外國際學生的感受
令聞書院2020級本科生劉至玹(韓國):
北理工留學生的人數(shù)真是不少,不同國家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要求也是各種各樣,真的特別感謝學校老師們及時而又耐心的回復,他們努力做到有求必應,這一點真的讓我特別感動。作業(yè)中有不懂的地方向老師請教時,老師都會在下節(jié)課上為我們詳細講解,盡可能的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得知我們身在境外的學生無法買到課本或教材時,老師也會及時將電子版的學習資料發(fā)到微信群里。雖然上網(wǎng)課會面臨重重困難,但我相信有老師們的耐心幫助,都會迎刃而解的。
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2019級本科生蘇雍斌(馬來西亞):
感謝工程制圖課的張彤老師,在我最無助的時候給予了我非常大的幫助。本學期伊始,我主動與張老師取得聯(lián)系。他非常擔心我會跟不上學習進度,并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我發(fā)了課件和習題集,還在班里安排課代表同學來輔導我的學業(yè)。在這名中國同學的熱心幫助下,我慢慢掌握了一些工程制圖的原理和要求,并開始統(tǒng)一購書,慢慢自學。之后的每次作業(yè),張老師都有清楚地交代,而完成作業(yè)后每次都有認真批改,在微信上點評。真的非常感謝您!
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2018級本科生黃泰盛(美國):
在上直播課的時候,老師的板書有時會看不清,所以我們就在微信群告訴老師。幾乎每次細微的要求,現(xiàn)場錄課的老師都會馬上幫我們快速解決,真的很感謝老師們!
設計與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yè)2018級本科生黃凱威(馬來西亞):
感謝每一位老師對我的教育,特別是在很忙碌的時候還為我輔導課業(yè)。身為班上唯一的一名來華留學生,很多時候老師們都會在教室上課時提前連接好網(wǎng)絡,做好網(wǎng)上授課的準備。與班上的中國同學一起學習,讓我能夠真切到教室里同學們一起認真學習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