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
7月19日上午,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2021年“感知中國-智創未來”活動在華為北京會展中心開幕。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秘書處副秘書長田露露、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來華留學工作處副處長劉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總監潘銀燕、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王博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學留學生中心主任汪瀅主持。
潘銀燕簡要介紹了華為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愿景使命,重點講述了華為數字技術在聯接、應用、技能等方面所做的諸多努力。她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各位同學能夠進一步提升對科技發展與應用、以及科技所帶來的社會價值與效益的認知和理解,在把握來之不易的相聚中掌握更多科學知識,在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中感受各國多彩文化。
王博代表學校,向長期以來對北理工建設發展給予關心指導和支持幫助的各與會單位表示衷心感謝。他回顧了北理工的光輝歷程和歷史成就,介紹了學校近年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鼓勵參加本次活動的各位同學要珍惜把握此次機會,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提升創新實踐能力,在感受中華文化中廣交英杰朋友,在團結協作互助中建立牢固友誼。
田露露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感知中國”社會實踐與文化體驗活動自2015年開始舉辦以來,在各地各校的鼎力支持下,通過每年上百場的活動,幫助更多的獎學金生了解中國、讀懂中國、愛上中國,為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作出了積極貢獻。她希望各位同學通過此次活動,能夠在課堂學習和科技實踐中提升科學素養,在文化體驗和感受魅力中互學互鑒,在課余活動和溝通交流中相知相通。她鼓勵大家在華期間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不斷錘煉自身本領,通過多走多聽多看了解更加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在學有所成之時既能服務自己的祖國發展和人民需要,也能把自己的認識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讓世界能夠讀懂中國、了解中國。
劉曉在致辭中表示,為豐富留學生在華學習生活,近年來教育部打造了包括“感知中國”在內的一系列文化體驗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留學生深入各地各行各業參觀學習,在收獲了寶貴的自然、文化、社會體驗的同時,加深了眾多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發展的了解與認識,使其更好地適應并融入在華學習生活。她寄語參加本次活動的各位同學,一是要勤于學習,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用心體驗中國歷史和文化,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獲;二是要善于思考,通過了解中國的昨天與今天、發展與變遷、成就與挑戰,用自己的思考去理解分析,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和解讀;三是要樂于分享,在與中國師生交流溝通中建立友誼,在分享自己的觀點看法中共同進步,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向世界講述一個客觀真實的中國。
北理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加蓬籍碩士研究生蘭德作為學生代表發言,他分享了自己在華期間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想,從學生的視角講述了北理工在國家重大活動中所展示出的強勁科技實力并引以為傲。他向參加活動的每一位同學發出倡議,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要時刻保持對科學的濃厚興趣、讓自己始終擁有一顆好奇心,要積極參加各類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提升科技素養和學術水平。
開幕式結束后,與會人員一同參觀了華為北京會展中心。國家留學基金委來華留學管理部、北京理工大學留學生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共及政府事務部和EBG人才發展部相關負責人一同參加了開幕式活動。
2021年“感知中國-智創未來”活動以“體驗前沿科技、感受自主創新”為主題,通過科普參觀、講座講解、課堂學習、交流研討、動手實踐等環節,讓更多優秀來華留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中國的科技發展成就和民族企業的科技創新實力。經過層層選拔,共有來自全國22所“雙一流”高校的30名優秀中國政府獎學金在華留學生獲得本次活動的參與資格。